布殊失言並非政策轉向中美關係仍有調整空間

華府中國論壇邀請學者專家座談美國對台軍售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5日訊】 (星岛电子日报美国版報華府訊)四月二十四日,布殊總統決定向台灣出售新型戰艦、潛艇與偵察機等先進武器裝備,表示美國將不惜一切協防台灣抵禦中國武力進犯的講話,在美中兩國引起一陣驚疑。中國當局表示強烈抗議,並保留作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但事後布殊又一再澄清美國政策沒有“任何改變”,仍然遵守“一個中國”原則,他關於美國對台政策的講話和以前歷屆美國總統的有關講話是一脈相承的。北京由於布殊沒有改變“中國”政策,迄今也無強烈反應。

  對於中美台三邊關係中出現的這些變化應當如何理解和評析?華府中國論壇於日前就此邀請學者專家進行座談,出席者有:

  上海國際戰略研究學會副會長、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約翰‧霍布金斯大學訪問學者馮紹雷;中國現代國際關係學院研究員、喬治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楊義平;威爾遜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亞洲計劃副主任林岡;華盛頓學院政治學副教授、英文“當代中國”季刊主編趙穗生;威斯康辛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喬治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王健偉;大西洋理事會訪問學者、華府中國論壇高級研究員金敢。

  座談會由華府中國論壇社社長陳有為主持。上海文匯報駐華盛頓特派員慈桂航列席討論並作報導。

  座談會討論的內容包含三個層次的意見:

  第一個層次的意見認為,布殊的講話意味著美國對台政策已從“戰略模糊”改變為“戰略清晰”。過去美國政府強調台灣問題必須和平解決,至於是否介入台海軍事衝突,則採取“戰略模糊”政策,以便使兩岸難以捉模,保持美國立場的靈活性。

  現在布殊聲稱要“不惜一切”協防台灣,是改變了過去的“戰略模糊”政策,不但違反中美三個公報,而且也不符合美國的對台關係法,甚至中美建交前的美台防禦條約。因為它們並未規定美國必須出兵保護台灣。

  但布殊沒有講明,美國將在什麼情況下捲入台海衝突:究竟是在中國不管台灣是否宣布獨立就對台灣使用武力,還是台灣宣布獨立導致中國使用武力時才予以介入。因此,布殊的“戰略清晰”仍然包含“政治模糊”的因素,沒有表明美國究竟是什麼條件下介入台海衝突。有的學者認為,布希企圖改“戰略模糊”為“戰略清晰”,結果卻造成“戰略混亂”。

  第二個層次的意見認為,布殊的講話只是失言,不能據以判斷為政策調整。因為這個講話的主題是他當政百日的感想,關於台灣問題的內容,只是在記者提問時才引出來的即興談話,並非布殊預定要講的重點。如果他真要改變美國對台政策就不至於用這種形式出現,應該就此發表單獨的聲明,而且必須事先與國會和軍事部門商議,取得協調一致之後才作出這一重大決定。事實上,布殊的這個講話立即引來一些民主黨議員、前政府官員以及學者的懷疑和反駁,批評他“犯了政治上的錯誤”。甚至軍方都感到突如其來,因為事先布殊根本沒有向軍方打招呼。布希自知失言,所以又聲明美國對台政策沒有變化,仍然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台灣獨立不符合“一個中國”原則,作為事後補救。

  第三個層次的意見是,即使布殊一時失言,他的講話也反映了布殊本人和共和黨右派保守勢力的內心想法,把藏在心裡不宜公開的話講了出來。因為在去年競選中,布殊已經流露過這種想法,共和黨議員在國會中近年來一直想方設法要支援台灣反對中國,包括眾院以多數票通過“台灣安全加強法”,支援台灣加入聯合國。

  參加討論的學者認為,在布殊前後反復的情況下,中國政府的反應值得注意:

  究竟是馬上作出強烈反彈,還是觀望一下,視情況進一步發展而定。儘管布殊政府對華政策比克林頓政府強硬,但是它還沒有定型,尚在捉摸和試控的過程中。在克林頓的兩任內,對華政策的變動幅度很大,從最初人權與貿易掛鉤,到後來江克互訪,以至最後為給中國正常貿易關係待遇而奔走,克林頓前後判若兩人。

  北京不應當把布殊的一切所作所為當作最後的決策,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形勢變化,他還有變的可能。中美關係即使存在很多矛盾分歧,一時難以協調,但仍然具有很大共同利益和調整空間,必須避免走向對抗。

  近年來,特別是中國駐南使館被炸以後,中國的反美情緒有所高漲。這次撞機事件和美國對台軍售,又一次激起中國軍方和民眾的反美情緒,要求對美採取強硬措施。在華府中國論壇這次座談會上,有的學者指出,這種情況無助於中美關係的正常發展,要求中國與美國對抗的主張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只能損害中國本身的利益。鄧小平在八十年代末提出的“韜光養晦”政策並沒有過時,還需要繼續舉行很多年,直到中國真正強大為止。最近中國有人提出來要重新學習毛澤東著作,說是毛澤東、鄧小平當年主張對美強硬,現在的領導人則表現得態度軟弱。

  但是毛澤東主張強硬,並不等於要輕舉妄動。一般人可能並不了解,在一九五八年金門砲擊中,毛澤東曾經表示,“其實我們不是不想拿下金門、馬祖,但這個問題不單是同蔣介石有關,特別要考慮美國的態度,切不可魯莽從事。”談到中美軍事力量對比時,毛還說:“目前美國在台灣海峽集中了美國所有十二艘航母中的六艘,重巡洋艦三艘,驅逐艦四十艘,航空隊二個,實力相當強大,不可輕視。”當然,毛澤東的話和鄧小平的話一樣,現在並沒有過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中美政治關係趨冷 商貿往來日熱 (5/3/2001)    
  • 中美交惡 中國今年入世貿﹖難 (5/3/2001)    
  • 北京變招對付中美關係逆轉 (5/3/2001)    
  • 中美關係交惡 台灣擠身美主要盟國 (5/3/2001)    
  • 江克可能香港會面 (5/3/2001)    
  • 中共制定對美三原則讓著布什 (5/2/2001)    
  • 中共紐約總領事“怒”批布希﹕把中美關係當兒戲 走著瞧 (5/1/2001)    
  • 慎重拿捏過境簽證 (5/1/2001)    
  • 美瞄中國核彈倍增敵意升級 (4/30/2001)    
  • 布殊上任百日 自我感覺不錯 (4/29/2001)    
  • 中美關係交惡 爆發兩國黑客大戰 (4/27/2001)    
  • 北京傳言中美關係降級 (4/27/2001)    
  • 中美關係緊張 美縮小與菲律賓聯合軍演規模 (4/26/2001)    
  • 布殊言論震驚中南海高層 (4/26/2001)    
  • 哈貝馬斯旋風颳起人權論爭 (4/26/2001)    
  • 蘋論:美國強硬表態不利兩岸局勢 (4/26/2001)    
  • 中國籃壇驕子 布什家鄉掀中國旋風 (4/25/2001)    
  • 盧峰:美國強硬表態不利兩岸局勢 (4/25/2001)    
  • 陳有爲:中美關係──從交往轉向交鋒 (4/25/2001)    
  • 張萬年再責美霸道 (4/24/2001)
  • 相關新聞
    張萬年再責美霸道
    陳有爲:中美關係──從交往轉向交鋒
    盧峰:美國強硬表態不利兩岸局勢
    中國籃壇驕子 布什家鄉掀中國旋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