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6日訊】 即將在本港舉行的「財富論壇」匯集了全球首富及各國領袖,展現了全球經濟中資本與權力的緊密互動。經濟全球化嚴重削弱傳統國家的影響力,瓦解以民族國家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已幾乎是所有全球化論者的共識,但在「破」之餘,全球化將會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政治新秩序﹖
催生跨國資本家階級
任教於美國新墨西哥州大學社會系的羅賓遜(WilliamI.Robinson)最近提出了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觀點,認為經濟全球化,正催生出一個漸具統一利益及意志的跨國資本家階級(TransnationalCapitalistclass)。一個為這個新階級的利益服務的跨國國家機器(TransnationalStateApparatus),亦隨之逐漸成形。
羅氏在其九六年發表,後來獲美國社會學學會最佳著作分組年獎的《推展薈英壟斷》(Promotingpolyarchy﹔劍橋大學出版社)一書中指出,在七十年代起通過不斷合併重組而產生的龐大跨國公司,至八十年代已成為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最重要力量。美國的外交路線自列根時代起,即從支持第三世界的右翼獨裁者轉而支持「民主」改革。其背後的目的,乃在於要推倒由美國親手扶植的民族主義政權,為跨國公司打開這些國家的門戶而掃清障礙。作者發現,在美國的大力支持下於「民主選舉」中勝出的第三世界領袖,無不成為跨國資本的傀儡,慷慨地將本國的市場、資源與勞工開放予外國公司任意剝削。
國際組織階級工具
羅氏在期刊《科學與社會》的二千年春季號,更進一步發展與更新他的論點。他發現,這些財團的總裁及高級行政人員,在九十年代通過各式各樣的世界性論壇,以及公司間的相互控股等途徑,已發展成一個擁有極大內聚性及統一意識形態(即所謂的新自由主義)的集體。他們之中的領袖,如國際炒家索羅斯,在近年更著書立說,提出種種「有效」管治全球經濟的理論。
同時,這個集體用以影響各國施政的槓桿,已不再限於美國的外交政策。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貿易組織、世界經濟論壇等全球組織,正慢慢成為這一新興跨國際階級的工具。
--轉自《明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