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2日訊】美國參議員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委員會星期二下午舉行美中關系走向的听證會。四名美國的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學者分別在會上發言,從不同角度分析了美中關系的現狀和未來,向布什政府的對華政策提出意見建議。
*對華焦點應盡快轉向經濟領域*
美國之音報道,与會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亞太小組委員會的听證會是在美中關系一個極為重要和敏感的時刻召開的。
在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凱利闡述了布什政府的對華政策之后,美國前駐華大使、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李洁明提出,布什政府應當盡快把對華焦點集中到經濟領域。他說,轉移軍事主題也許不大容易,但這符合美國利益。
他說:“我們要把主題從軍事對抗轉移到貿易方面,轉移到美國給予中國正常貿易關系待遇,以及推動中國和台灣加入世貿組織,讓它們隨著亞洲充滿活力的潮流向前發展。”
*放棄模糊戰略有利于台海和平*
談到軍事對抗的可能性,李洁明表示,美國放棄戰略模糊政策將有利于台海和平。
他說:“美國最近采取了一些行動,澄清了美國的立場,這可能降低發生軍事對抗的可能性。以韓戰和其他地方的例子為證,可以看到,如果對這類事情態度模糊,就會助長災難的爆發。如果你立場明确,并且以武力為后盾,就會大大降低對抗的可能性。在未來10年里消除軍事因素是重要的,這樣中國才會去做她更善于做的事情,那就是和美國一起發展經濟。”
*丟棄模糊戰略美國失去籌碼*
不過,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歐漢倫不同意李洁明的觀點。他認為,韓戰和目前的台灣情況不同,打破美國對台戰略模糊政策將使美國失去手中的籌碼。
歐漢倫說:“我們需要政策的彈性。我們一方面要對北京說:‘如果你們堅持加強軍力,使得局勢惡化,美國就要使用軍事力量。’另一方面,我們要對台北說,‘不要宣布獨立。’這樣做對美國有好處,如果我們對台海雙方都握有籌碼,就會使美國處于一個更為有利的地位。”
歐漢倫表示支持布什總統的對台軍售計划,認為在10年之內台灣不會喪失其軍事优勢,歐漢倫建議美國不要把中國當成導彈防御系統的防御目標,而是要把伊拉克、伊朗和北韓繼續作為美國的防御目標。
*美中關系出于極不穩定狀態
喬治.華盛頓大學亞洲中心主任沈大為教授在發言中指出,目前美中關系的不确定性,相互怀疑都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他說:“我從來沒有看到美中關系處在一個如此脆弱的境地,兩國都在相互怀疑。美中飛机相撞事件是美中關系的一個分水岭。”
沈大為教授說,美中兩國近來的民意調查證實,兩國的大多數民眾把對方看成是主要敵手。自從撞机事件發生后,把中國視為敵手的美國人從35%左右上升到70%以上。沈大為指出,美國是個民主國家,在政策形成過程中,肯定會反應出公眾輿論。中國是個一党專政的國家,然而在制訂對美政策時,公眾輿論也同樣會起重要作用。沈大為教授認為,這表明美中關系將會出現一段相當困難的階段。
*不要把中國人民推到政府怀抱里
美國亞太研究中心主席卜道格說,在美國几乎人人都看到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但是又有多少人了解中國政府是多么需要民族主義來維持政權呢?他說,不論是美國政府、美國國會,還是美國人民都應當把中國的民眾和不得人心的中國政府區別開來。
卜道格說:“美國政府過去10年來許多行動的后果之一就是,把本來對中國政府不滿的中國民眾赶到了北京當局的怀抱里。為了捍衛自己的國家,中國民眾和政府站到一起了。”
卜道格以1993年美國反對中國主辦2000年奧運會為例說,大多數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把這筆帳算在美國身頭上。年輕人不記得89年天安門事件,他們只看到10年來美國和中國作對,看到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在他們的國門前徘徊。卜道格建議,在制訂對華政策時,美國政府應當從中國民眾的角度出發,支持中國的改革。(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