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4日訊】 九十年代以來﹐中國農村的基層選舉﹐常常被人們認為是出現的靜悄悄的民主化的徵兆。但是﹐關於農村基層選舉的意義﹐在中國仍然存在爭論。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說﹐北京大學社會系主任馬戎五月二號在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系主辦的學術研討會上表示﹐中國基層村民委員會的選舉並不會導致民主﹐只會在鄉村地區製造更多的問題和衝突。他分析說﹐不同的派系為了爭取當選﹐而設法賄賂農民。因而出現了結幫斗毆﹐買票以及種種的腐敗現象。農民們對民主的概念並不清楚﹐因此農民們對選舉還沒有任何心理準備。所以馬戎對中國農村最基層選舉的前景並不抱持樂觀的態度。香港科技大學的齊錫生副教授認為從中國政治發展前景來想毫無疑問的村級選舉﹐鄉鎮選舉甚至城市到全國選舉都是一條必經之路。但是過早把焦點放在選舉﹐反而不見得能夠針對中國目前農村一大堆問題﹐作一個及時有效的解決。
解決農村問題比加入世貿更具挑戰
齊教授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說不定會使得嚴重的農村問題產生雪上加霜的作用。目前中國應該關心的問題並不是如何應付WTO這個大的挑戰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當前農村的問題及時加以 解決。當前中國的生產力不夠高﹐生產的意願不夠強。而生產的成果沒有到農民的手裡頭。中國農村體系的結構太癃腫﹐效率太無能﹐政府官員的手法並不見的非常乾淨。不能充份聽到農民的心聲。不能夠主動的而且是誠心誠意的替農民解決問題。這個在中國還沒有加入WTO之前﹐已經造成嚴重的危機了。
因此齊教授認為中國政府要針對這些問題作一些有效明快的作法﹐他覺得村級選舉三年五年八年之後執行恐怕還是一個次要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把解決農村問題提到一個高度優先的日程。齊錫生表示解決之道在於中國的中央政府要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應該把百分之八十農民的權益放在一個高度的優先地位。把注意力集中了以後﹐才能夠真正選出一批﹐或者重新訓練一批﹐在農村作幹部的人。他們的學識要比較符合今天農村經濟變遷的情形。他們的作風一定要能夠乾淨﹐一定要做出替農民有效的事情﹐他們的機構絕對不 能癰腫。
農村需要廉潔有效率的精簡機構
齊教授說中國要在農村要建立一個精簡的機製﹐透明化的機製以及有效率的機製。問題在於中央政府和省政府不捨得把人才送到廣大鄉村城鎮去用。我覺得如果中央政府有決心。把農村鄉鎮這一級政府改革當成非常重要今後五年政改的重要計劃來作﹐按照在城市得到的成果來看。前途是樂觀的。齊教授認為目前中國農村需要的是一個廉潔有效率而且是一個精簡的機構。真正讓農民賺的錢會回匱到他們自己身上。投票權的民主過程是需要長時間的培養而且全國有一個妥善的作法。不能夠每一個地方作自己的。每個地方作自己的。最後就變成惡勢力抬頭了。民主這個形式長遠來說是不可以違背的。但是目前為止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一劑靈藥。
可是中國的民間學者有曹破產稱號的曹思源卻對農村的基層選舉抱持樂觀的態度。他說中國加入WTO 對農民的壓力是有的。但不一定是壞事。短期壓力大﹐長期好處多。一個新東西來了。打破原來的平衡。但是社會要前進。包括中國農村這樣的情況要往前發展。沒有一些外來的刺激。是不行的。壓力是好事是積極的。是值得歡迎的。沒有必要悲觀。因為鄉村的選舉﹐僅僅是村民委員會﹐是一個村民自治組織選舉﹐它不是政權的選舉。中國基層政權是鄉鎮而不是村。鄉鎮有政府。村沒有政府。它是一個積極現象。但是沒有上昇到政制改革主體的涵意。因此曹思源對鄉村選舉的評價是積極的但是有限的。他說如果為了帶給中國以民主﹐可以以此為誘導﹐應該儘快的把直選上昇到鄉﹐縣市省。
--轉自美國之音May 3, 2001 (亞薇報導)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