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30日訊】大陸發行的『中國信息報』日前載文詳細分析了大陸民眾看似巨大的個人存款背後的種種成因﹐對簡單的刺激消費發展經濟的做法予以反駁。強調要通過調整產業結构、轉變經營机制等多方的努力﹐才能民眾有實力消費,敢于消費。
文章寫道﹐央行發布統計數据顯示,4月末,大陸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6.9万億元,突破7万億元指日可待;且定期存款比重上升,表明儲蓄的穩定性增強。早在兩個月前,儲蓄存款余額達到6.58万億元的時候,一些業內外人士就惊呼:多么龐大的數字!如果用來消費,會對市場產生多大的刺激,又會對經濟的發展產生多大的拉動作用。繼而得出結論:居民的消費觀念依然保守、陳舊,缺乏現代意識。
文章接著對巨額存款進行了仔細分析。文章說﹐首先,說明大陸城鄉居民儲蓄有一定幅度增長,但這個增長幅度并非高得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存款余額增加1133億元,僅增長1.67%。如果与去年年底相比,增加4314億元,增幅高達9.7%。但是,其基數中包含著調低利率、特別是開征利息稅在短期內引發的波動因素。波動過后,可花可不花的錢花完了,大多數人還是要理性地保持一定的儲蓄規模,以确保家庭生活的可持續發展。
文章又從另一角度說明巨額存款實際並不“巨”。文章寫道﹐存款數字說明大陸人均儲蓄水平并不高。中國大陸是一個近13億人口的大國,平均指標或許更能說明問題。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最新統計數字,中國大陸地區人口12.66億人。按人口平均的儲蓄余額不過5450元。用這筆錢,三口之家可以在7天長假中做一次一般消費水平的旅游,但是不夠住三級甲等醫院交第一筆押金。盡管有官員和專家在倡導借債消費,但“嫌貧愛富”是所有債權人的共同特征。購房貸款尚可以房屋抵押,但生病住醫院、子女受教育都是難以負債進行的。在收入水平既定、消費預期不定、消費支出分散化、多元化的環境下,儲蓄以備不時之需,這個平均指標實在不高。
文章接著分析了社會不同富裕程度民眾的想法﹐表明民眾消費潛力是十分有限的。文章說﹐由此說明在現階段,繼續降息對消費不會產生更大的刺激作用。對少數億万富翁,其富裕程度已到了在多數人看來是應有盡有的程度,其所希望的是繼續發展事業。對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白領階層,大多也都車房俱備,生活處于穩定狀態。而對大多數中低收入者,在滿足基本需求且在較低水平上更新換代之后,相對穩定和日趨理性正成為其消費行為的主導傾向。
在作了以上不同角度的分析後﹐文章提出了刺激市場發展的真正著力點。作者寫道﹐7万億是個龐大的數字,居民們仍在捂緊錢袋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一看似矛盾的現象并不是簡單的觀念問題。我們需要繼續通過刺激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但我們更需要通過調整產業結构、轉變經營机制,通過更有效益的投入來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保持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還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使人們對未來的支出預期較為明朗。惟如此,才能使廣大群眾有實力消費,敢于消費。(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