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30日訊】 尷尬的冠軍——看東亞運動會上男籃的懮和喜7戰4胜3負,這是中國男籃在東亞運動會上的戰績。如果不是台北戰胜韓國幫了中國隊一把,如果不是澳大利亞隊不計成績,冠軍的獎杯又怎會落到中國隊的手中。看中國男籃的表現,總體感覺是差強人意,懮大于喜。
一、懮:
1、從成績上看,中國隊的實力有所下滑。
中國隊兩負澳大利亞隊,兩場比賽加起來中國隊總共輸了40分,看來中國隊与世界強隊還有不小的差距,要想向世界強隊抗衡和挑戰還有待時日。三分之差負于主要由大學生球員組成的韓國隊,更是讓人大迭眼鏡,由此觀之中國隊在亞州籃壇的霸主地位已經有些動搖,但造成這一現象的絕不是對手實力提高或表現突出,而是中國隊自己表現太差、狀態下滑所致。
2、防守差,是中國隊暴露的最大弱點。表現在:
(1)整體防守體系差:在東亞會上,中國隊一舉摒棄了以往的區域聯防,而采用NBA式的“輪轉防守”戰術。由于中國隊集訓和磨合時間短,我們看到中國隊在演練這一新戰術時顯得十分幼稚和笨拙。輪轉防守要求隊員之間協防、補位要統一、默契,但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往往一個隊員上前封堵防守對方拿球隊員,但他移動后造成的防守空檔和空缺,其他隊員卻沒有及時跟進補防,依然站在原地死盯原來的對手,這樣整個防守體系輪轉不起來,常常造成漏防和漏人。如果遇上內外線投籃命中率均很高的對手,象澳大利亞隊,大比分輸球便成了理所當然。
(2)個人防守能力差:中國隊防守差還體現在個人防守能力欠缺、經驗不足上。象姚明,在同澳大利亞、韓國隊比賽中,上場不到一節,便有四次犯規,以后不得不在大部分時間里坐在替補席上,因而無法在場上与王治郅形成有效的防守合力,造成王治郅內線防守孤軍奮戰,最終導致防守不力。再如王治郅,到NBA闖蕩一個多月,防守能力并沒有看出有多大提高,依然防守偏軟,缺乏硬朗,常常被對手一個假動作一晃就過,對韓國一戰,王治郅沒有成功防住對方比他矮近10公分的中鋒金周成,讓對方獨得28分,是那場比賽失利的一個方面原因。
(3)退防速度慢。
中國隊場上的平均高度,絕對是亞州一流,甚至可以与歐美強隊相毗美,但有了高度,卻相對減慢了速度。場上5名主力隊員,姚明、王治郅、李楠、胡衛東、郭士強,竟沒有一個隊員以速度見長。對手常常利用中國隊傳接球失誤,掄斷后打快攻反擊,而中國隊退防速度太慢,常常對手這邊已經上籃得手,姚明、王治郅等還沒有回防到位。速度慢,是中國隊在以后應該重視的問題。
3、進攻凌亂,配合失誤率惊人。
進攻凌亂一是与演練王非的新的戰術還不太熟練有關,二是中國隊缺少突擊能力強的球員。看看澳大利亞隊,經常利用隊員嫻熟的技術和較強的突破能力,通過快速突擊穿插扯動,令中國隊防守顧此失彼,漏洞百出。而中國隊內線隊員站位過死,外線隊員又缺乏突擊能力,很容易被人防死。外線沒有投籃机會,只能在內線球員已被對手卡位的情況下,強行直塞內線強攻,往往容易被對方識破球路搶先一步搶斷和破坏,因而失誤頻頻。所以,過于依賴內線高度強攻,也許是中國隊技戰術的一個誤區。
二、喜:
俗話說有懮就有喜。如果非要從中國隊身上找出喜的方面,那只能用几句套話來表述了。一是中國隊在經歷開場不利和低迷后,后階段狀態有所回升。盡管對哈薩克斯坦隊贏得很難,但隨后大比分戰胜台北、日本隊,好歹再也沒有出現對韓國隊那樣陰溝里翻船的現象。最后一場決賽中國隊對澳大利亞比賽從第一場的28分差距縮小到12分,最少曾追赶至5分來看,也說明中國隊后階段有所起色。二是鍛練了新人。張成、胡雪峰在后階段總體表現不錯,尤其是胡雪峰,預計不久的將來將成為范斌、李曉勇的接班人。
中國男籃在東亞運動會上的差強人意,應該說最主要的原因是球員集訓和磨合時間短,球隊正處于一個從舊打法向新戰術過渡的轉型期,狀態起伏在所難免。盡管這樣,球迷們依然還是相信王非,依然耐心地給中國男籃以充分的時間。离8月份上海亞錦賽還有兩個月,但愿到那時,中國男籃能給全國球迷一個惊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