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3日訊】在大陸城鎮各個角落,有一個單位非常不起眼,卻扮演著「小院總理」的角色,小至垃圾處理、大到政策執行都有它的份,它就是中共建政後一直存在至今的「居民委員會」。
中央社報導,雖然它管理著轄區內的所有居民,但始終沒有一個真正的領導人,唯一負責管事的就是掛著「社區巡邏」紅色臂章的老太太,而她們的任務就像台北的大樓老伯伯管理員,在重要的時刻,就會發揮出社區「偵查員」的必要角色。
北京崇文門區一位居委會成員表示,「一個居委會其實更像一個家屬院中的微型政府機構,當地居民任何與社會相關的事務,都由居委會來管」。
北京市民政局基層政權建設處的王秀琴說,「居委會工作本來就是政府職能的一部分,只是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束縛下,常常流於形式和瑣碎,沒有發揮居委會應有的職能」。
許多生活在居委會管轄範圍內的北京市民,尤其是年輕一輩的民眾,談到居委會都會馬上浮現出這樣一個景象:一群退休沒事的老太太,今天通知上級檢查要打掃衛生,明天又說要組織這個、組織那個的,感覺居委會就像一個婆婆媽媽的老太太,整天嘮叨個不停。
北京東城區一位居委會主任坦言,其實居委會說穿了就是政府的嘴、政府的腿,每天都在忙,但老是覺得不知道在忙些什麼,忙了到底又有什麼意義。居民雖然尊稱他為「小院總理」,但是「孬漢幹不了,好漢不想幹」,每天只有「向上聽指揮、向下服務」的份兒,換來的結果只是討人嫌。
走在北京任何一條胡同裡,四處可見居委會成員的蹤影,這些人絕大多數以離退休居民佔多數,其中又以上了年紀的老太太最多。別小看這些老太太,只要外地人一走近管轄的社區,便會引起她們側目的眼光,如果街坊鄰居出事了,她們又是現場第一目擊證人,所以真正維持管區治安的公安,都會在居委會附近的公告欄張貼自己的聯絡電話,
除了管理居民們的日常生活瑣事外,居委會存在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宣導中共中央的政策,而且是不厭其煩的宣導。北京社科院一名留學歸來的張博士說,早在美國時就決定不生小孩,可是今天老是有人上門通知參加居委會的計劃生育宣傳,解釋完沒幾天,下次照登門宣導不誤。
對此,北京民眾普遍認為居民不怎麼關心的事情,居委會做得很多,但切實需要的,又做得不夠。雖然北京從一九九九年開始改革居委會,但民眾仍然抱怨連連,就像東城區居委會主任所說,居委會幾乎清一色都是老太太,經常挪著小腳奔東跑西、查你問他的,時間久了「小腳偵緝隊」的稱號,無形中就和居委會劃上等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