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24日訊】地處粵西北一項貸款本息總額達十二億多元的扶貧工程﹐三年建設期十年仍未建成投產﹐最後不得不折價三億元賤賣給台商。巨大經濟損失令年財政收入僅幾千萬元的貧困縣雪上加霜。
據新華社報道﹐這項生產紙漿的扶貧項目建在廣東省少數幾個貧困革命老區的廣寧縣﹐國家計委批准該縣借外力興建當地竹子資源項目。
據項目最大承貸方廣東華僑信托投資公司介紹﹐該工程年加工能力為五萬噸竹木漂白漿板﹐不符合規模效益。而且以全縣的竹子資源計亦難以維持三五年。即使是利用周邊資源﹐交通不便也會成為「瓶頸」。
但是﹐政績觀和工程熱使縣領導忽視了脆弱的經濟基礎。在一片反對聲中﹐廣寧縣領導一意孤行﹐設法取得廣東及肇慶市兩級政府的支持。項目於一九九二年上馬後就一再拖延﹐並且不切實際地追求規模﹐令投資數額從立項的三億元追加到十二億元。
在資不抵債的情況下﹐國內外一些廠商曾來考察洽購﹐印尼一企業看後竟說白送也不要。最後由一家台商出資三億元以分六期五年付清的方式買下了這個爛尾貨﹐但這買賣合同至今仍未生效。
廣東華僑信托投資公司一負責人指出﹐廣寧紙漿廠項目的資金監管不力是最大的敗筆。當初﹐工程的資金到位十分及時﹐但縣領導卻把這筆寶貴的資金存在銀行吃利息﹐有的甚至用去建宿舍等。後來﹐由於物價上漲等因素﹐資金缺口越來越大。
知情人稱﹐此項目前後兩任總指揮一個是鎮委書記﹐一個是食品廠長。都是沒項目經驗的外行人在瞎折騰。他們認為是人為因素造成了好端端的項目泡了湯。
廣寧去年幾乎連工資都發不出﹐需上級財政每年救助近億元。儘管群眾的溫飽問題尚未解決﹐歷屆廣寧要員的「坐駕」卻一點不馬虎。在項目資金最短缺的時候﹐縣裡還投資一千多萬元蓋起了兩幢豪華樓房。(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