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24日訊】 1966年中共中央發出的“5·16”通知,標誌著毛澤東和中共導演“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開始。在35周年到來之際,我在英特網上搜尋到一個十分特別的網頁《文革與遇氏家族》(
http://go8.163.com/~yuluowen/index.html),這裏所指的“遇氏家族”就是指遇羅克的一家,網站的首頁上有他們全家在1959年的合影:母親王秋琳、父親遇崇基以及遇羅克、遇羅文、遇羅錦和遇羅勉,“家庭相冊”可以看到遇氏兄妹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照片……
這個網頁在形式上不僅僅是一個人網頁,而是一個“家族”(實際上是家庭)網頁,這在中國大陸還很罕見,但更重要的是她展現了非同尋常的內容:1942年生的遇羅克,文革中因撰寫《出身論》於1968年1月以“現行反革命罪”被判處死刑(1970年3月5日執行),年僅27歲。遇羅克以自己的生命在共産專制政權下發出了爭取人權的先聲。“這樣一個家庭,兩代六口人, 倒有四人六次與牢獄結緣;同一座監獄,曾有四人五次在那裏羈押。”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在十年浩劫中曆盡磨難的家庭/這是一個在十年動亂中堅強不屈的家庭/這是一個平凡的家庭,她只是那個時代萬千家庭的縮影/這又是一個偉大的家庭,她用青春甚至生命來尋求公平”。
這個網頁的另一項內容是公開發表遇羅文的作品《我家》的電子版,該書雖然已經由北京的中國社科出版社出版,我們在網頁上看到的卻是“原書的初稿”,並且還可以讀到遇羅文撰寫的“《我家》中被刪去內容”--具體指出該書在出版過程中遭到刪節的文字。字裏行間透露的資訊是:文革研究在中國大陸受到的限制越來越多了。“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當政府機器利用他控制和壟斷宣傳輿論的特權,強迫人民“遺忘”文革的時候,《文革與遇氏家族》“可以說是中國50年代到70年代人權狀況的一個縮影”,就象一把犀利的匕首,戳破了中共以“背叛”爲能事的遮羞布。
實際上,在中共統治的半個多世紀中,民間的“出身論”和官方的“血統論”之間的交鋒,一直沒有停止過,近年來隨著中共不可遏制的腐敗,中共太子党掌握了越來越多政治、經濟資源,這種較量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高峰。雖然文革結束已經20多年了,遇氏家族的冤案似乎也被平反了,但我們卻不得不面對嚴酷的現實:《我家》出版時被嚴重刪節、文革研究遭到嚴格禁止;相反文革中的紅衛兵占居中共權力要津,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提出“老子革命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滾蛋”口號的“血統論”鼓吹者譚力夫,現在卻是活躍于北京中共太子党的重要成員,雖然沒有聽到他對文革作過什麽懺悔,卻依然官運亨通,如今從北京圖書館館長升遷爲故宮博物館館長,照樣玩弄紅衛兵手段羞辱知識份子。從紅衛兵、太子党主導中共主流政治的格局看,“血統論”的幽靈依然在中國大陸上空遊蕩,再次暴發文革的社會溫床依然存在。
30年前,遇羅克因撰寫《出身論》不幸羅難,這不僅是遇羅克和全體遇氏家族的悲哀,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悲哀;今天,當更多的人實踐遇羅克以生命倡導的人權思想時,卻被中共送進了監獄或勞改營---被更加徹底的剝奪了基本人權。從這一點看,當年殘害遇羅克及遇氏家族的中共政權和中國社會,在本質上並沒有根本的改變。《文革與遇氏家族》網頁不但證明遇羅克當年爲人權獻身的壯舉是不朽的,而且證明中共“血統論”想一手遮天的時代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