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21日訊】5月19日,《紫日》劇組成員來到了廣州超大銀幕院線三家影院舉行首映見面式既“万人簽名呼吁和平”活動。所到之處,掌聲如云、歡聲雷動,特別是華南理工大學的電影院,連過道都站滿了觀眾,場面非常熱烈感人,現場气氛在導演馮小宁、男女主角富大龍、前田知惠(日)的出現后更達到了白熱化。
沒有王家衛的墨鏡、沒有張藝謀的皺紋、也沒有李安的“婆媽”,馮小宁有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猛士精神。從《紅河谷》到《黃河絕戀》,再到《紫日》,他的每一部電影都噴射出他那堅毅、執著的鮮明個性……
關于《紫日》
記者:為什么用《紫日》這個片名?
馮小宁(以下簡稱馮):這部電影我已經构思了整整十年時間,最初我給它起的名字叫《太陽裂縫》,因為太陽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圖騰,當它出現裂縫時,悲劇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后來,我拍《紅河谷》和《黃河絕戀》的時候,特別喜歡拍夕陽的鏡頭,因為我覺得紅得發紫的夕陽預示著即將過去,新的太陽明天會重新升起,當戰爭即將過去,太陽一定是紫色的。
記者:這部影片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馮:極少台詞,几乎都是人物內心的描寫。
記者:在你拍的六部探索“戰爭与和平”的影片中,您認為哪一部拍得最好?為什么選擇這個題材?
馮:我從來沒說過哪部最好,每一部影片都是學習的過程。“戰爭与和平”是近10年來全世界電影人不斷深入研究的課題,從《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美麗人生》到《兵臨城下》以及即將上映的《珍珠港》,它們都是當今世界電影的重中之重。如果把電影完全娛樂化,社會將完全失去了知識分子的脊梁。過去25年,是中國最和平的時期,希望我的孩子能和平的活下去。
記者:能透露一下您拍這部電影的制作成本嗎?
馮:不多,只有500万人民幣,我敢說我是中國唯一能用低成本拍出大片的導演,我拍片從來也沒讓投資方陪過本。
記者:您下一部的拍片計划是什么?
馮:拍完《紫日》之后,主要是寫劇本,手頭上有喜劇、科幻、愛情的劇本,而我最想拍的是環保題材,但最主要還是觀眾說了算,他們喜歡看什么樣的電影,我就拍什么樣的電影。
關于“明思克號”
記者:為什么選擇“明思克號”?
馮:因為這是中國電影首次選擇在航空母艦上實景拍攝,將給觀眾帶來新鮮感,而且影片与“明思克號”有相同的主題:呼吁和平!
記者:有沒有擔心“明思克號”搶了電影的風頭?
馮:電影要拍得好,首先得拍得好看,再來感動觀眾。如果大家都認為在“明思克號”上拍的電影好看,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關于裸體
記者:電影到最后,有一幕俄羅斯女兵裸泳的鏡頭,當時你是否有考慮過市場?
馮:這段戲是為了表現戰爭結束后,三個主角怎么去表達——“中國人”會蹲下來想,難道就這么結束了?“日本人”會唱歌、跳舞;“俄國人”會長松一口气,奔向碧淨的湖水,洗去戰爭的印記,去思念孩子、思考和平。
關于孩子的笑聲
記者:听說有小學生在看到日本人屠殺中國人的時候有“笑聲”,您認為這是孩子們不懂,還是影片的表現有不足?
馮:影片有的地方是有意讓觀眾發笑,但有的地方,比如日本軍刀刺向中國人的時候,就絕對不應該笑得出來。孩子們沒有責任感,但社會有責任讓他們起碼知道熱愛生命,不能讓他們把殺人當作打游戲,問題關鍵是怎樣引導。(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