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已報國家計委 中國電信真要被再次拆分?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16日訊】中國電信7月海外上市融資可能被無限期推遲的傳聞剛剛平息,中國電信將被再次拆分的消息又嘩然響起。有消息靈通人士表示,中國電信被拆分的報告已經上報國家計委,而作為當事人,中國電信負責對外宣傳的公共關系處官員以不知道此事為由拒絕了采訪。在諸多“橫拆”(即按區域拆分)中國電信的說法中,比較可信的一种是說把中國電信分成南部、北部、中部三家公司,而另一种則認為要分為南北兩個集團獨立經營。這兩种說法均比較符合此前電信專家“應該在中國建立三到四家全面經營電信業務的大型公司”的理論。

是否應該繼續拆分?

据中華工商時報報道,目前距离中國電信上次被縱向一分為四的時間僅僅一年多,經營固定電話的中國電信在那次拆分中繼承了原中國電信的品牌。

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電話普及率還不到10%,不僅大大落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40%),距世界平均水平(15%)也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固定電話業務在我國電信業務中的主體地位將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在充分引入競爭机制思想的指導下,信息產業部在大力扶持中國聯通的同時,又把要全力發展固定電話的中國鐵通推入了市場。從短期看,不論是聯通還是鐵通,都無力在固定電話的業務上与中國電信這個龐然大物去開展真正意義上的競爭。而中國電信在服務質量等方面差強人意又确實給人以壟斷之嫌,中國在固定電話方面的競爭格局被人稱為“一只虎和几只狼的爭奪”,這一只“虎”自然是中國電信,那几只“狼”就是指中國聯通、中國鐵通、中國网通等新的電信運營商。

此次繼續拆分中國電信的說法之一,就是要把中國電信這只“虎”打死,讓中國電信市場多出几只“狼”好競爭。

還有一种說法認為,拆分中國電信的目的是為了中國加入WTO后,降低外國電信企業進入中國電信行業的門檻,不給發達國家阻撓中國進入W TO以口實。此間分析人士認為,電信業一直為國外電信運營商虎視眈眈,全面開放中國的電信市場也一直是中國加入WTO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由于中國政府的保護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還算強勁的實力,外國電信企業插足中國電信市場難度很大,因此這次欲拆分中國電信也不排除這一可能性。

資料顯示,去年中國電信全年通信業務收入1709.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2%。全年新增用戶3596万戶,累計達到1.45億戶,据世界第一位,今年計划完成業務收入1810億元,發展固定電話用戶2500万戶。

不論是基于哪种原因,政府破除壟斷,增加競爭的決心我們已看的很清楚了。有分析人士稱,在此次要拆分中國電信的傳聞中,讓人感到更多的是政府的干預,而這過多的政府干預對中國電信業來說似乎也并不是好事。

繼續拆分利与弊

僅是為了增加競爭,就拆分中國電信的理由顯然并不充分。美國的AT&T被拆分一直被反壟斷的人士津津樂道,他們認為拆分AT&T后,由于等量級的競爭對手使美國的電信業得到了大發展,電信服務的价格不斷下降,消費者從中得到了莫大的好處。

信息產業一直在帶領著全球經濟迅猛地發展,但從去年開始全球信息產業全面萎縮,在加上電信領域競爭過于激烈,包括AT&T、Sp r in t在內的美國各大電信公司利潤驟減,大部分電信公司虧損嚴重,AT&T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2000年第四季度收入168億美元,比1999年同期僅僅高出了3%,1999年AT&T同季度利潤是24億美元,而2000年同季度運營收入虧損43億美元;另外,在重組和其他方面花費的費用為62億美元。這對于急切引入競爭机制的中國電信業來說的确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從全球范圍來看,各國在電信行業都有一個作為主體的電信企業,如英國電信、德國電信、法國電信,這种帶有壟斷色彩的主體企業可以保障本國電信業有序的發展,并抗衡國際間的電信競爭。如果以破除壟斷為由分拆中國電信,將使中國喪失掉主體電信企業,這對于中國電信業的發展十分不利。

在國家計委電信營運體制改革專家座談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管學院韓德強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能形成壟斷的公司,是以其技術优勢和管理优勢實現了低价格和高質量服務的結合,打敗其他競爭對手。因此,壟斷常常并不是意味著質次价高的服務,而是价廉物美的服務。

分析人士指出,世界500強絕大多數是寡頭壟斷公司,但其產品也是最受世人所歡迎的。不僅如此,壟斷性公司還是技術進步的源泉,只有壟斷性大公司才有實力進行研究与開發,才有實力收購小公司的技術創新并迅速將其變成成熟商品在世界范圍內銷售。如果中國也有數百家壟斷各個市場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中國就會成為發達國家。反之,如果中國只有無數的小型競爭性公司,則中國只能是三流國家。道理非常簡單,當國際上的壟斷性公司和中國的競爭性公司在W TO規則下一道競爭時,中國的競爭性公司只能成為壟斷性公司的配套商。

“中國電信需要形成寡頭競爭格局。只有如此,中國電信才能繼續保持一個一體化公司的优勢,才能外戰內行。否則,如果中國電信被大卸八塊,無論橫切豎切,整個中國電信業都將落入國際電信巨頭之手,無法應對加入WTO后的挑戰。”韓德強的觀點很有代表性。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楊培芳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指出:“在固定本地電信專業領域,世界各國開放競爭都沒有像其他電信業務領域那樣成功,競爭的有效性在這個領域普遍受到怀疑,最后只能依靠其他相近電信業務搞代替性競爭。”楊培芳還說出了過分競爭的另一弊端,“网絡經濟与工業經濟的最主要區別在于收益遞增性,也就是規模越大成本越低,效用呈几何級增長,眾多小公司競爭肯定是一場低效率或者無序的競爭。网絡經濟的又一重要特征是普遍互聯性。不同网絡公司之間必須建立平等互聯和成本結算關系,這种關系的建立不是靠市場選擇,而是由雙邊協議和政府裁決。少數大公司互聯成本已經很高,眾多小公司互聯肯定會成倍增加交易成本和協調費用,而這种附加成本總要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中國電信路在何方

應該承認的是,中國電信這些年來在無有效競爭狀態下也取得了長足進展,到1999底,形成八縱八橫的全國長途光纜骨干网,建設光線總長度100万公里,電信初裝費大幅度下調,通信質量大幅度改善。

去年中國電信的業務收入占全國電信運營收入的55%左右,今年据說將降到50%以內。“長途网絡和業務的优勢正迅速消失,聯通、网通的寬帶网絡和長途電話、IP電話業務已形成較大的競爭能力;移動電話對長途和本地電話的替代程度日益突出,至少分流了30%以上的話音業務。”中國電信如是評論自身發展存在的困難。

分拆中國電信可能真的不像我們最初想的那么簡單,它關系著中國電信業能否良性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受中國聯通設備供應協議推動 電信類股上揚 (5/16/2001)    
  • 韓國電信預定以ADR方式在美釋出官股 (5/16/2001)    
  • 國外節點遭封殺 長沙公眾電子郵箱出國被禁 (5/16/2001)    
  • 金融時報﹕中共迫於形勢可能將經貿置於政治之前 (5/15/2001)    
  • 中國聯通宣佈121億人民幣的行動電話設備合約協議 (5/15/2001)    
  • 台慶祝母親節孝親電話免費打 (5/13/2001)    
  • 北電網絡將退出DSL業務 (5/11/2001)    
  • 《電信法案》又起紛爭 電信市場烽煙再起 (5/10/2001)    
  • 英國電信推出59億英鎊增股計劃 (5/10/2001)    
  • 英國電信將宣佈分割計畫 (5/9/2001)    
  • 台灣大哥大 收購泛亞電信 (5/9/2001)    
  • 陳勁松: 從朗訊案看中美沖突的多極化 (5/8/2001)    
  • 首富之子,如何超越巔峰? (5/8/2001)    
  • 大唐電信就“朗訊商業机密被竊案”發表聲明 (5/7/2001)    
  • 傳英國電信將重整,以降低債務 (5/6/2001)    
  • 朗訊財務長辭職 (5/6/2001)    
  • 北京公用電話不認新硬幣麻煩多多 (5/4/2001)    
  • 疑為商業間諜 三華人在美被捕 (5/4/2001)    
  • 美國逮捕3名涉嫌為大唐電信盜竊商業机密的華人 (5/4/2001)    
  • 美企業裁員創九三年歷史新高記錄 (5/3/2001)
  • 相關新聞
    美企業裁員創九三年歷史新高記錄
    美國逮捕3名涉嫌為大唐電信盜竊商業机密的華人
    疑為商業間諜 三華人在美被捕
    北京公用電話不認新硬幣麻煩多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