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15日訊】 目前在哈佛大學深造的八九民運學生領袖王丹,應邀于三月二十一日晚上在柏克萊加大以“台灣—中國關系”為題發表演講。王丹指出,中國的民主運動應該“從持不同政見者向政治反對派過渡”,作為這樣的政治反對派對中國未來政治發展有十點基本主張:人大議會化、司法獨立化、建立獨立的廉正公署、開放言論自由、軍隊國家化、開放党禁、建立全面普選制度、全面修改憲法、制訂人權法典等。
王丹當晚的演講圍繞“民主化對兩岸關系的影響”、“對大陸民主前景的看法”、“對海外民運的看法”三方面展開。王丹聲明所談都是個人見解,自己并無資格代表任何團體。他坦承近十年來海外民運做得很差,僑界和留學生的批評他都能接受,他認為中國的民主運動以后要想能有個比較好的發展,現在面臨著兩個轉型,一個轉型是應該走出小圈子,跟社會各階層進行接触,在利益上結合在一起,國內的民主運動應該切實的關心工人、下崗工人、關心農民、關心具體的一些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海外的民運應該跟在外面的新移民社團、跟留學生群體增加交流,爭取有溝通,大部份留學生都會回國,有些可能進入體制內,這些留學生比他這類民運人士的作用要大許多。第二個轉型,民運不僅僅是為了批評而批評,也不僅僅是集中在人道或者人權這些非常抽象的訴求上面,民運應該對中國的未來作認真的思考,提出建設性的主張,就中國社會、經濟、政治各方面的問題進行分科、分目具體研究提出對策、建議。所以海外民運應從過去的持不同的政見運動要過渡到政治反對派。
近年來曾多次訪問台灣、与台灣各階層人士有廣泛接触的王丹,以去年台灣總統大選前一份民調為例指出,台灣人民中主張獨立的人很少,希望維持現狀的占絕大多數。他表示台灣人民希望維持現狀,是因為害怕共產制度的統治,所以大陸的民主化便成為兩岸關系的關鍵。所以在王丹看來,兩岸關系的關鍵不是統獨,而是制度,大陸內部及台灣的民主勢力應該聯合起來推動大陸向民主轉化,一個民主化的大陸對兩岸都有好處。
王丹在各种轉型模式中,比較贊成像台灣模式□□和平的轉型,“我想台灣的經驗也會給大陸的執政党,給共產党以一些啟發。那就說要想讓這個社會轉型的過程能夠比較平和比較沒有暴力的話,那么執政党主動引導改革是很重要的,我覺得這一點上燈小平沒有抓住机會來向蔣經國學,”他認為大陸若建成民主制度,有利于台灣民眾對統一問題的認同,民主國家不會濫用武力,兩岸可因此增加互信,并有利于建設雙方談判的健康框架;兩岸人民要增進了解,兩岸執政者要用政治家眼光看問題。“現在已經有一些政治家提出一些設想,包括像聯邦制、邦聯制等等,但我覺得現在提出哪种具體的制度框架還太早。話說回來,不管你提出這個制、那個制也好,其實答案已經擺在那里,如果大陸政權不變的話只有一個制,就是一國兩制。”
王丹認為目前大陸已正式進入動蕩混亂時期,其明顯標志是法輪功運動及石家庄爆炸案件。法輪功是中國五十年以來,第一次因為非政治的原因引發的大規模社會動蕩,這個意義是很深遠的。這說明社會真的開始進入一种新的時期。大陸的現狀是:政府沒有以現代化決策處理危机的能力,而社會反對力量則處于無組織狀態,他希望政府和反對力量都要理性化,共產党內的民主派及社會上的反對派應聯合起來,以促成朝野良性互動。“我是覺得中國一定要出現一個比較強大的、成熟的、理性的反對派,來因應以后可能會出現的社會動蕩。”“一個比較理想的模式是,體制外的壓力,體制內的分化結合起來形成個和力,逼迫共產党進行政治改革,只有朝野雙方能夠形成一种比較良性的一种互動的話,中國未來的社會轉型才可能會比較平穩。”
當晚的討論會由柏克萊加大台灣–中國關系論壇、台灣同學會、香港与中國事務協會、柏克萊學生促進台灣主權協會聯合主辦,由學校政治科學系教授、中國問題專家迪特曼(Dr. Lowell Dittmer)發表引言介紹王丹。
(轉自<<中國之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