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5日訊】 5.16晚政治局常委緊急會議﹐是整個八九民運期間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中國“六四”真相》一書用了六頁篇幅記敘了這次會議﹐我以為這段記敘還不完整﹐還有遺漏。
根據《真相》一書的記敘﹐五月十六日晚﹐趙紫陽﹑李鵬﹑喬石﹑胡啟立﹑姚依林和中共元老楊尚昆﹑薄一波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緊急會議。書中分別記錄了這七位與會者的發言(佔去六頁中的五頁)。從這些發言看來﹐不同意見針鋒相對﹐趙紫陽似乎很孤立﹐連胡啟立也說學潮“已經不是一場一般的學潮﹐而是有人藉機挑起的一場動亂”。然而﹐接下來﹐作者馬上寫到會議作出兩項決定﹐其中第二項決定是:“同意由趙紫陽同志代表政治局常委向天安門廣場的絕食學生發表書面講話﹐會後馬上播發”。
這裡顯然有重大遺漏。前面的發言還是各執己見﹐完全看不出有誰被別人說服的跡象﹐怎麼一下子就達成共識﹐同意以全體政治局常委的名義發表書面講話了呢?誰同意誰?是誰提出這條建議的?書面發言的基調由誰來定?趙紫陽主張否定四二六社論﹐可是後來發表的書面發言仍然繞開了四二六社論﹐李鵬﹑姚依林等堅稱學潮是動亂﹐可是書面發言裡不但沒有講到動亂﹐而且還明確肯定了學生的愛國熱情。五常委的意見嚴重分歧﹐象李鵬﹑姚依林都是堅決反對趙紫陽的﹐他們怎麼會同意讓趙紫陽出面代表自己講話呢?我們知道﹐趙紫陽這篇代表政治局常委的書面講話是比較溫和的﹐為什麼這種溫和的意見能一時佔上風﹐成為整個書面發言的基調呢?
顯然﹐從前面的各執己見﹐到後來的兩項決議﹐中間必定還有許多發言﹐許多爭論﹐許多協商。這些發言﹑爭論和協商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通過這些發言﹑爭論和協商﹐我們才可以看到決策的真實過程。可惜的是﹐《真相》一書沒有給我們提供有關的記錄。
手頭有一本吳牟人等編輯的《八九中國民運紀實》(1989年8月于紐約出版﹐分上下兩冊)﹐其中收入有八九期間國內和海外各大媒體的通訊﹑報導和評論。在有關這次會議的報導中﹐有一篇香港《快報》的報導值得注意﹐特抄錄如下:
“另據可靠消息透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在十六日深夜召開緊急會議﹐總書記趙紫陽曾提出親自到天安門廣場與學生對話﹐但被政治局常委會否決﹐並提出若趙紫陽一意孤行﹐將要承擔分裂黨的歷史罪責。”
“消息指出﹐政治局常委會在十六日晚上十時至十七日凌晨二時半召開會議﹐趙紫陽在會上與其他四位常委就解決學潮問題發生激烈爭論。會上趙紫陽堅決表示要親自到天安門廣場與學生對話﹐會議結束後便要去﹐意圖儘快平息學潮﹐避免曼延至各階層﹐但是其余四名常委李鵬﹑喬石﹑胡啟立和姚依林與他爭論不休﹐終于以投票方式表決﹐四票對一票﹐否決趙的行動﹐並強調要遵循黨的紀律﹐若他堅持直接與學生對話﹐便要承擔分裂黨的歷史罪責。”
“趙紫陽在此形勢下服從政治局常委的決定﹐並與常委會達成對策﹐就是發表以趙為代表﹐肯定學潮為愛國運動﹐側面否定人民日報動亂帽子的講話﹐以期說服學生結束絕食行動。”
不難看出﹐上述《快報》的報導﹐正好填補了《真相》一書記敘中留下的空白(雖然我們對這段報導的可靠程度還難以證實)。《真相》一書提供了許多先前不為人知的重要信息﹐但是它本身也並不完整。如果我們把這本書和原來出版的一些書結合起來讀﹐對照讀﹐恐怕對了解整個六四事件的真相更有裨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