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14日訊】從各方面看,這次《財富》論壇辦得非常成功。警方事前花了很多時間組織籌劃,過程中更調派大量人手執行落實。我們應該恭賀警方(特別是前線人員)出色完成任務,這次「論壇」的保安工作堪稱專業警隊的模範。
但撇除恭維之詞,現在是時候客觀評估警方的保安措施和實際行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干預自由極不合理
在警方而言,「論壇」無疑最好做到百分百安全,滴水不漏。但與此同時,我們亦期望警隊作為專業人員,能夠捍本港的自由,維護市民的權利。
首先,在保安政策上,為確保「萬無一失」而引致學童不便、限制示威人士的權利,所付出的社會代價是否值得?警方的額外措施只些微增加了保安程度,卻大大干預了市民的自由,是否合理?更直接地說,因此而限制遊客參觀遊覽的權利,令市民的示威活動意義盡失,又是否值得?
而在策略上,警方無疑有需要在「論壇」場地四周加強保安,但公眾有理由質疑,是否有必要封鎖整個會展場地,將之變成一個守森嚴的堡壘,藉此阻隔公眾和示威者?香港市民有權在符合一些限制之下(包括時間、地點和表達方式等等),傳達他們的意見,這個「插針不入」的安排忽略了這一點。
警方可以有更好安排,例如將會展新翼靠海範圍劃為「自由示威區」,在無損保安的情況下,讓與會人士看見示威者,聽見他們的訴求。警方可以用鐵馬和圍欄維持一段安全距離,嚴格限制示威團體和示威者的數目,設置關卡嚴查攻擊性武器。在此情況下,示威者後有大海、前有鐵馬、加上兩旁警察監視,示威活動應該不致於失控。
在行動上,警方在「四五行動」示威者,進入會展附近保安嚴密的示威區之前,就採取阻截行動,又是否有必要呢?雖然警方指該批人士阻礙交通,又並非和平請願;但畢竟他們只是行使香港公民表達政見的權利。毛澤東也說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又說「搞街頭鬥爭不是樂團演大合奏」,有時少不免出現不守規則和混亂的情況。
警方應該基於維護自由和人權的考慮,對於輕微的破壞和過火行為寬大處理(示威人士請願時亦應該自律,不應違法,或為了搏選票或個人「出位」而挑戰警方權威)。
工作無瑕不能做到
在程序上,警方對於被捕但未落案起訴的人士,是否應該禁止其用電話與外界聯繫呢?首先得知道,警方制訂內部指引,限制疑犯與外界聯繫的自由,此舉並非不合理。目前,被警方拘留的人士若要和朋友、家人或律師通電話,必須不影響調查或妨礙司法公正。這一條規則非常合理,因為:(一)必須保障警員的安全,使其免受潛在攻擊威脅;(二)防止有人藉此向外求救逃離警署;(三)防止疑犯教唆他人毀滅證據。
這條「不准接觸外界」的規定,固然既有必要存在,又合乎情理,但問題在於在這事件中是否適用。警方有沒有濫用酌情權呢?又是不是因為梁俊威在街頭的激烈行動及違抗態度,警方向他報復,不准他講電話呢?其實這類電話根本不涉及保安和司法公正問題。再說,就算他的談話可能有損保安和司法公正,警方也可以即時制止,事後作出起訴。
最後我想就警方的表現作出公平評估。警員維持治安是壓力極大的工作,常常要在短促的時間、不足的資訊下,作出生死攸關的決定。我希望香港市民明白,期望警方的工作完美無瑕,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目標,事實上不能達致。讓我們向警方今次出色完成任務致意,並促請他們下次做得更好。
(轉自蘋果日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