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楊瀾6月底將親攜自己的招牌欄目《楊瀾工作室》重返熒屏,“陽光衛視”年底之前又會陸續有帶深度探討色彩的大眾資訊性欄目推出,而更大動作是為降低成本和便于“就地取材”,整個“陽光文化”的制作重心將隨之從香港轉到內地的制作中心。昨天,記者采訪了楊瀾。
記者:主持人物訪談節目是你的長項,此次《楊瀾工作室》推出的新節目与以往相比一定有不少新鮮的變化吧。
楊瀾:是的。要說不同呢,在內容上我們選擇的人物將涉及更多不同文化和地區。至于形式上會加入記錄的形式,不同于以往的面對面談話半個小時,我們將跟蹤拍攝人物几天的活動,這些內容將与他們的歷史背景穿插出現,使觀眾形成具有時間跨度的認識……
記者:听說“陽光衛視”即將推出“大眾資訊性欄目”,以完成內容“由窄到寬的轉變”,這种轉變是否在頻道建立之初就已設計好?
楊瀾:“陽光衛視”一開始設計的是以歷史和人物傳記為主,八個月以來已形成的節目定位得到了多方的認可。現在我們想把狹窄文化概念擴展到“大文化”,因為文化的涵蓋十分廣泛。但是“陽光衛視”的基本构架不會變,仍是文化頻道,不會做新聞、娛樂類節目。
記者:全新的《楊瀾工作室》是你的“复出”嗎?經營“陽光文化”耗費巨大精力之余又重操主持人“舊業”是為什么?
楊瀾:我從沒想放棄主持人的工作,它一直是我熱愛的。去年暫停,只是因為我怀孕而不是忙于創辦公司,我總不能挺著大肚子做節目吧(笑)。自從去年我開始經營企業以來,感覺自己在思想上更成熟了,對經濟問題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所以我想現在問起政治、經濟話題會更深入,不像之前碰到這些話題會感到有些摸不到門路(笑)。 (北京青年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