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10日訊】本周三,全球頭號媒体巨頭AOL Time Warner慶祝其ICQ用戶數突破1億大關,并吹噓其ICQ是通過“感冒式傳銷及口頭推荐”得以流行以及快速增長。現在,ICQ已經快速成為全球最流行的即時信息服務之一。它和AOL Instant Messenger一起,成為AOL兩大IM(Instant Messenger)服務。
AOL Time Warner的ICQ即時信息服務衹花了四年的時間就達到了1億用戶,但AOL將ICQ變為商業模式的夢想還沒有實現。 ICQ最初是作為AOL与Yahoo、Lycos和Excite.com等網絡門戶相抗衡時的重要棋子,結果它在“桌面通信門戶”方面獲得了成功。這一點很令人費解。
雖然現在AOL號稱其ICQ用戶已達一億,但美國在線計算注冊用戶的方法為:如果某人在網上下載ICQ軟件并建立了ICQ服務的身份認証,那么此人就會被算做ICQ的一名用戶﹔如果此人下載并注冊了兩次,那么美國在線就會把這一個人當作兩名用戶來計算。美國在線絕對不會透露在其ICQ服務的1億名用戶當中有多少積极用戶。實際上,在去年十月份,美國在線的ICQ用戶總數雖然達到了7000萬,但是衹有2000萬是積极用戶。
美國在線在1998年用2.87億美元的現金購買了ICQ。該服務軟件是由三個二十歲左右的以色列年青人發明的。和AIM(美國在線的另一种即時通訊工具)一樣,ICQ允許人們實時地相互發送文本信息。但是ICQ也有和AIM不同的地方,因為美國在線對ICQ的功能進行了加強賦予了ICQ許多類似于門戶的特色,比如:網絡搜索引擎、對第三方內容的鏈接以及聊天室等。
美國在線的前總裁Ted Leonsis為ICQ的新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在1999年的一次記者采訪中就曾提到美國在線計划將ICQ轉變成一种真正的商業。實際上,美國在線希望將ICQ演變成利用即時傳遞信息的方式創造拍賣中的一對一的的購買模式或者是直接從網絡零售商那兒購買商品。
最重要的是,ICQ的性質及其如燎原野火般的增長速度為美國在線提供了競爭的實驗基地。在1998年,許多門戶網站(如雅虎、Lycos等)都因為他們吸引數以百萬計新訪問者的能力而成為華爾街的寵兒。這些明星門戶網站在吸引大量用戶的同時還收獲了可觀的廣告收入。對于美國在線來說,要同這些著名的門戶網站進行抗衡,要想辦法吸引訪問者和消費者,ICQ就是該公司亮出的第一張王牌。美國在線計划利用ICQ作為該公司更深遠的門戶網站戰略的一個舖墊。
迄今為止,美國在線是否已經說服其1億ICQ注冊用戶掏出錢包尚不得而知。實際上,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触及到網絡社區敏感的神經。直到今年二月份,美國在線才幵始實驗性地在其ICQ軟件上粘貼永久性的廣告標語。
CIBC公司全球市場部的Corcoran說:“快速、便捷、簡單以及一對一的交流方式正是即時通訊工具的魅力所在。將即時通訊工具的功能向更廣闊的空間發展(比如在拍賣、商務、媒体等領域),對任何一個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