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23日評論文章:金正日密訪中國消息經中國政府証實之后,人們對他訪華的目的仍猜測紛紛,本文作者認為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參考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為朝鮮目前的經濟困境解套;二是向美國等西方國家發出信息,証明朝鮮和中國仍保持親密關系。
連日來,國際媒体紛傳朝鮮領袖金正日密訪北京,此事經獲中國政府証實,這是他過去八個月以來第二次造訪中國。金正日上次訪問北京是在去年5月底,其后便有了韓朝“高峰會”。至于這次秘密出訪的原因,坊間猜測有三點:一、針對下一階段韓朝談判關系正常化等事宜,与江澤民、朱噷基等人進行廣泛研商;二、美國權力轉移在即,与北京交換對布什亞洲政策的意見;三、取經,取中國長達20年的改革開放之經。
其中第三點被認為是最重要,就他參觀的內容(上海証券交易所、浦東開發區等)而言,似乎也印証了這一點。他在浦東參訪,當然不是為了看高樓大廈、立交撟等生硬的建筑,而是去了解浦東怎樣吸引外國投資,因為北京當局几乎沒有在浦東投入什么,除了興建机場交通方便外來投資以外,都是外國資金在運作,如果朝鮮也想搞特區的話,這應該是個好樣版。朝鮮搞開放,特區是絕對免不了的第一個步驟。
朝鮮要邁向改革開放,師法于中國這個僅存的共產党盟友是不二法門。諷刺的是,早在1983年,當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仍然在位執政時,金正日曾非正式訪問中國數星期,其間參觀了包括深圳在內的東南沿海多個經濟特區,回國之后在平壤引起一場對資本主義唯利是圖、机會主義路線的批判運動。
而今金正日對于改革開放的態度轉趨積极,原因繁多,起決定作用的既有外部世界的影響,也有內部的壓力。金日成去世后,再加上1992年北京与韓國建交,北京与平壤關系陷入歷史性低潮,朝鮮為了避免中國大陸的改革信息流入,嚴格管制与北京的交流活動。一名以國際糧農組織代表身分、到朝鮮賑災的中國人士即指出,中國為了顧及朝鮮顏面,所有裝賑災糧的袋子外都不印上任何字樣,即使如此,朝鮮官員也极力阻止他們与一般平民接触。雙邊關系疏遠的結果,使北京极難判斷這個鄰邦的走向,1998年朝鮮試射大浦洞火箭,事先并未知會北京,就反映出雙方關系冷淡到了极點。
這段時間,朝鮮曾嘗試繞過北京,直接与華盛頓打交道,但是美國一直不同意放棄對朝鮮的禁運;相反的,這段期間,北京卻不斷在公開場合主張分別處理人道援助及朝鮮核問題,讓朝鮮感受到“誰才是真的好朋友”。
緩解外部生存壓力
金正日借著仿效北京經濟改革的模式,亟望重振朝鮮衰弱的經濟情勢。研究發現,近年來平壤當局一直在積极考慮學習中國、越南及寮國等國家所采取的改革与開放路線,冷戰結束10年來,朝鮮經歷了內憂外患、重重考驗与挑戰:先是東歐巨變,蘇聯解体,致使朝鮮經濟遭受致命打擊;接著,連續多年的自然災害,造成糧食連年嚴重減產,餓殍遍地;与此同時,西方國家對它實行的經濟制裁變本加厲,進一步加劇了朝鮮的經濟危机,使其經濟滑向了危險的臨界點。而在這樣的重重困難之際,金正日斷然做出大膽變革決定,應該說既是出于無奈,也是一种必然。
除了“取經”之外,金正日密訪北京當然還有其他目的,例如向外界刻意釋放朝鮮將采行開放政策的信息,以改變孤家寡人的形象;告訴白宮的新主人布什,朝鮮仍擁有北京這個老朋友可抗衡美國。布什政權已正式啟動,几乎所有國際問題專家都預測美國的亞洲政策有變動的可能,美國將加強与日本的關系,俄羅斯与中國則將相對地也增強關系,冷戰格局再次浮現,而美國對朝鮮的態度也可能轉強。在如此國際氛圍之下,平壤不能坐等形勢變化,加強与北京、莫斯科這兩個傳統盟國關系就成為絕對需要。
神秘莫測的金正日并非如外界傳言僅僅是個“花花公子”。他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以及政治抱負,甚至也熟知与西方交往的政治藝術。當他的窮兵黷武令西方世界惶惶不安之后,忽然搖起橄欖枝,即使如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這樣的外交老手,也為之感到“著迷”。一年多來,朝鮮半島局勢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國際輿論把韓朝和解歸功于金大中的“陽光政策”,諾貝爾和平獎的評委們也持相同的看法。不過人們不得不承認,在韓朝和解進程中,金正日所起的作用即使不是決定性的,也是非常關鍵的。金正日所采取的一個接一個的外交步驟,使美國人在惊愕之余,真正感受到金正日的外交風格。
金正日非常清楚,朝鮮要徹底擺脫經濟困境,僅限于國內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在對外戰略方面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即以改善与韓國關系為突破口,促壓美、日加快改善對平壤關系步伐,在政治上突破西方國家的包圍与封鎖,而与北京保持親密關系,則是緩解外部生存壓力的最好途徑。
栽培儿子為接班人
這還不是金正日密訪北京的全部原因,還有一個更深層的目的,即為了金家王朝后繼有人。有消息說,金正日此行還帶來了他的長子金正男同行,就在金正日和江澤民會面的同時,金正男与江澤民的儿子也在上海交換意見;金正男并參觀了資訊科技產業,上海是中國資訊科技產業的最大基地,而江綿恒正是專家。金正日將栽培他的大儿子金正男作為接班人,就像當初金日成栽培他成為朝鮮未來的領導人一樣。現年28歲的金正男最近被安排在朝鮮公共安全部工作,這一舉動被認為是金正日有意為儿子塑造國家領導人形象。
對于58歲的金正日而言,現在談接班問題還為時尚早。但是世事難料,又不能不早做准備。金正男長相与父親有几分相像,身体較為圓胖,在公眾面前常常保持低調。金正男10歲時就到俄羅斯及歐洲游學,為了安全起見,他的公開身分是朝鮮大使的儿子。一名教過他的老師回憶說,金正男的哲學成績很好。在1994年金正日當選朝鮮最高領導人時,金正男就被傳聞將成為朝鮮未來的接班人。
日本廣播公司日前采訪了金正日的養女李南玉。李南玉從小就和金正男在一起,而且還隨金正男到日內瓦留學,她對金正男非常熟悉。當被問及對金正男的看法時,李南玉稱金正男与其父親有許多共同點,“他很忠誠于自己的父親,忠誠于自己的國家。”
金正男的母親成惠琳目前定居在莫斯科,与她的姐姐成惠琅住在一起。与金正日同歲的成惠琳出生在一個革命家庭,1948年隨同父母從韓國移居平壤,長大后曾當過演員,并嫁給一個物理學家。1967年,她改嫁金正日,并在1971年為金正日生下一子,他就是金正男。金正日此次秘密出訪時將金正男帶在身邊,不但共同“取經”,還介紹他与江澤民之子江綿恒見面,意圖實在不難猜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