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27日訊】一些美國學者告訴美國議員,美國對于中國的強硬言辭不能掉以輕心,美中對抗會助長中國國內強烈的民族主義。
*經濟利益高于政治需要*
據美國之音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東亞及太平洋小組委員會4月25號舉行听證會,題目是“海南事件之后美中關系的下一步”。提供證詞的有3位美國學者。[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拉迪列舉了過去美中之間政治沖突事件沒有損害經濟關系的事例,然后指出:“我确實認為,在撞机事件發生后,情況也會是這樣。我們有根深蒂固的,對兩國都很有好處的經濟關系,這种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政治波動絕緣的。經濟接触不但對美國經濟有利,對美國的政治和戰略也有利。我堅信,如果中國和美國沒有1250億美元的貿易關系,中國在釋放美國机組人員方面就更會慢得多。”
*具有不安全感的政權可能很危險*
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課程主任沈大偉指出:“對于本屆美國行政當局、國會和我們的國家來說,沒有比美中關系更重要的外交關系要處理了。”
在上屆美國政府中擔任官員的沈大偉表示,中國實現現代化是不成問題的,問題在于,美國要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是促進者,阻撓者,還是兩者兼有?
多年來研究“中國人看美國”這個題目的沈大偉指出,美國要認真對待中國方面的言辭及其對美國的印象,不能一言以蔽之曰“那是空洞的宣傳或者民族主義的表現”。沈大偉說,中國具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具有不安全感的政權可以是危險的。這位中國問題專家贊揚了布什政府最近就對台灣軍售問題所作的決定。
*中國民族主義有兩個層次*
波士頓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菲歐斯密斯重點論述了中國的民族主義。
他說:“中國的因特网上現在充滿了民族主義等內容的討論。好消息是,中國的政治言論已經相當開放;坏消息是,我們听到的,有不少是民族主義言論。有人說這是中國政府鼓動的,無疑的,中國政府會利用民族主義來維護自己的統治,但是這個問題比人們通常理解的要复雜得多。”
菲歐斯密斯認為,中國的民族主義有精英層次的,也有民眾層次的。在精英層次上,有那些對馬列主義抱有傳統理解的文官,他們是改革過程中的輸家,不能低估他們的影響,他們通常代表共產党內相當多的一批人,甚至代表下崗工人的利益。他們的影響力在九十年代一直在下降,但是撞机這類事件會使他們迅速轉弱為強。中國軍隊,至少是軍隊中相當大的一部份,也支持民族主義。民族主義表達了軍方的信念,代表了軍方的利益。
菲歐斯密斯教授還說,中國的許多民族主義者是年輕而受過良好教育的,有些人在美國留學過,不少人至今還住在美國。他們的民族主義信念的產生主要有3個原因,首先是中國改革過程中產生的失業和貧富分化等問題引起的不滿以及對西方思想造成的反彈,其次是中國關于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的民意很受蘇聯這個先例的影響,最后是美中之間在九十年代的多數時間關系緊張。
*對抗造就一個更有敵意的中國
中國問題專家菲歐斯密斯強調,對抗是有利于民族主義的,美國面臨的危險是,本想努力促成一個比現在民主的中國,反而造就了一個更有敵意的中國。美中關系緊張,必然會削弱那些美國應該支持的力量而強化了那些美國應該削弱的力量。
這次听證會由眾議院東亞及太平洋小組委員會的新任主席利奇主持,他是美國農業州愛奧華州的共和党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