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 中國人眼中的美國形象

劉曉波

人氣 20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24日訊】 這次撞機事件,除了加深和強化中美在政治上、軍事上和外交上的敵對、不信任之外,我更爲憂慮的是此事件在兩國民衆的心理上投下的陰影。撞機作爲一個國際事件,不會糾纏多長時間,總會以某種妥協的方式得到解決,但是,此事件在兩國民衆之間製造的敵意,非但沒有隨之減弱,反而越來越深,它在民衆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則是長久的。在二十四機組人員離開大陸的海南之後,美國之音採訪的五名美國公民中,有四個人對中國政府不滿,認爲美國沒有責任,中國早該放人,只有一人認爲美國政府有責任。美國的民意調查也顯示,美國民衆對中國的敵意在迅速上升。

我不太瞭解美國人對中國的各種看法,但是對中國人對美國的看法還是有所體會。在大多數中國人眼中,美國的形象是分裂的:

一方面,僅就國內行爲而言,美國是經濟強大和政治民主的典範,是生活富足和個人自由的天堂;這種正面的評價,即便是中共的抹黑術宣傳也不能減損,中共所要防止的“和平演變”,在民衆心目中卻是個正面的進程,中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要“和平”,二要“演變”。從網友在美國大選難産期間發表的言論和國內媒體的大量報道中,足以看出大多數國人對美國式民主的肯定,對中共抹黑術的清醒透視。這種壓倒性的正面評價,甚至可以從江澤民動不動就引用林肯、傑弗遜的名言中看到。

而另一方面,就國際行爲而言,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霸權的象徵,是不遵守國際法和不尊重弱國主權的蠻橫的國際警察,依靠強大的國力、先進的武器和主流文明話語而四處幹預和挑釁。如果說,在海灣戰爭時期,大多數中國人還認爲對付薩達姆這樣的政治流氓和國際無賴,就需要美國這樣的富有國際道義感的警察。那麽,在科索沃空襲期間,特別是中國使館被炸之後,美國就由捍衛國際正義規則的秉公執法的警察,變成了地地道道的肆意破壞國際法的惡吏,是完全按照弱肉強食的野蠻的叢林規則行事,不尊重別國的主權和尊嚴的國際霸主。這種負面評價正是中共藉以抗衡美國的廣泛民意支援所在。

這樣,美國在中國人眼中成了善惡分裂的兩面神:一面是自由的旗幟,另一面是霸權的撒旦。在國內政治中堪稱民主典範的寬容政府,卻在國際政治中變成了盛氣淩人的霸道政府。

在1999年的使館風波中,少數清醒的自由知識份子的理性呼籲,已經被強烈的反霸權的怒吼所淹沒。一些在國內問題上偏向自由主義的知識份子,也加入了在國際問題上反對美國霸權的聲討行列。比如一批經濟學家呼籲道:“中國一千多年來一直是世界第一超級大國,被人打敗只不過150年以來的事,最多追溯到300年。即使如此,目前在綜合國力方面,仍舊是除美國以外的,第二流的超級大國。建國50年來的騰飛,民族文化的復興,已經指日可待,憑什麽要在騰飛和瓦解的關鍵時刻,選擇自我瓦解?”另一本集體寫作的《變亂中的文明——霸權終結和秩序重建》在知識界頗爲流行,此書的結語叫做“大國的歷史使命”,像發宣言一樣的呐喊道:在新世紀裏,“中國人睜開眼,全世界都會醒來。”中國人要“像我們的祖先那樣,必要時我們也敢於訴諸武力付出碧血”,用血肉建築反霸權的“第二座長城”!

這次撞機事件,又爲這種狂熱的民族主義注入了新的興奮劑,何況,還有24個美國人和一家先進EP-3在中共手中。雖然表面上沒有使館風波那樣激烈,沒有各大城市的反美示威遊行,但是輿論發出的聲音卻遠比那時更爲一致,知識界再也沒有類似使館風波中的清醒,甚至連微弱的聲音都消失了。面對國內沸騰的民意,中共的輿論造勢集中抨擊的就是美國的國際霸權,美國對中國主權的侵犯,對中國民衆的不尊重以及對中國人生命的漠視。美國總統布希和國務卿鮑威爾在公開發言中,只關注24個美國人的人身安全和美國偵察機的機密安全,卻對至今還不見蹤影的中國飛行員不置一詞。美國新政府的強硬與漠視的態度,不但更激怒了中國民衆,而且恰好給了中共以充足的理由,在輿論上譴責美國對人權的雙重標準,江澤民的表態,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和三大國內網站的帖子發出的是同一個聲音:難道美國人是人,中國人就不是人?!難道美國人的生命就高貴到無價,中國人的生命卻低賤到不屑一顧?!

你可以置疑江澤民的表態並不是對人命的珍惜,因爲對國內的連續爆炸事件中的那麽多無辜死者,特別是對被炸得血肉橫飛芳林村的孩子們,江澤民並沒有表現出國家主席應有的沈重和歉疚。但是,就算江澤民的表態是一種政治謀略,爲這一謀略的實施成功提供前提的正是美國政府的傲慢和強硬。而登上美國偵察機進行檢查,不僅是中共的必然作爲,也是中國大多數民意的要求。

事件的複雜還在於,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以國家利益爲核心。一個民選政府所代表的國家利益多少還以民意爲基礎,而一個非民選政府所聲言的國家利益常常與民意南轅北轍。而一旦獨裁政府在國際問題上贏得了民意的支援,那就只能加強獨裁政府對民衆的精神控制。如果美國政府把推廣自由民主作爲國家利益的一部分,那麽此次撞機事件在中國國內所強化的反霸權民意,恰恰有違於美國的國家利益,有利於中共的國家利益。

換言之,從使館風波到撞機事件,美國政府炸爛的,不只是中共的一座大使館和三個中國人,撞毀的也決不只是一架戰鬥機和一個駕駛員,而是美國從1972年開始的對中國的信譽投資,更是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在中國人心中建立起的良好形象。很可能使中國人在強烈的反霸權狂熱中,也把美國式的自由和民主一起反掉。而這,正是中共政權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2001年4月5日於北京家中

──原載《信報》2001年4月7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布殊總統批准售台武器一覽 (4/24/2001)    
  • 丁學良:美中對抗中的四種主義 (4/24/2001)    
  • 中共「強烈要求」美「改正錯誤」 (4/24/2001)    
  • “偉哥”“偉嫂”打官司 (4/24/2001)    
  • 巴西艾滋病藥品政策獲得聯合國支持 (4/24/2001)    
  • 艷后到底有多美?埃及人奮起維護心中”女神” (4/24/2001)    
  • 李哲﹕道歉與霸道 (4/24/2001)    
  • 全球“新首富”背后故事:過接近藍領的簡朴生活 (4/24/2001)    
  • 巴利摩爾成“儿童最愛女星” (4/24/2001)    
  • 成龍卡通登美國電視節目榜首 (4/24/2001)    
  • 英特爾評級被降低 納斯達克遭重挫 (4/24/2001)    
  • 去年第四季度在線廣告增長9% (4/24/2001)    
  • 美研究發現:年輕人打鼾易患高血壓 (4/24/2001)    
  • 江澤民大肆逮捕地下天主教組織者 (4/24/2001)    
  • 格林斯潘為何再度果斷降息? (4/24/2001)    
  • 不售神盾﹐代以紀德潛艇反潛機 (4/23/2001)    
  • 美國間諜飛机完全大掃描 (4/23/2001)    
  • 兩名俄羅斯黑客在美國被起訴 (4/23/2001)    
  • 大環境變差 成為罹癌主因 (4/23/2001)    
  • 歐洲央行為何遲遲不調降利率? (4/23/2001)
  • 相關新聞
    歐洲央行為何遲遲不調降利率?
    美國間諜飛机完全大掃描
    不售神盾﹐代以紀德潛艇反潛機
    格林斯潘為何再度果斷降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