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23日訊】最近內地深圳的8家軟件企業在行業座談會上紛紛表露:軟件人才不足,而且難以招到胜任的人才。軟件人才的大量外流已經成為中國軟件業心中的痛。
肥水盡流外人田,軟件業人才流失嚴重
据一份來自北京大學企業研究中心對軟件工程師的抽樣調查顯示:約有30%以上的軟件工程師希望到美國發展,而從清華、北大走出來的軟件工程師中,40%以上的人也有這樣的想法。与此同時,美國勞工部預測得出,從1999年到2005年,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量將增加將近900萬個,其中計算机相關專業人員的需求增長最快,美國本土專業人員衹能滿足1/4的需求,不足的將從國外招聘。國外公司与國內人才“你情我愿”,自然一拍即合。對此北京中文之星數碼公司總裁張一方衹有一聲嘆息:由于得不到合理的回報,公司聘用的几個程序員都去了美國,他們到了美國都成為所在公司的主要程序員。
与此類“遠渡”重洋的人才相反,目前有相當數量的研發人員選擇了兩全其美的“暗流”形式,即在國內生活,但在設于國內的跨國公司研發中心任職,這樣,有最适應的生活環境和最优越的科研環境這兩樣“軟件”与高薪這一“硬件”他們的潛能將得到更大發揮。同時跨國公司也悄然完成其人才本土化的戰略。据悉,在微軟中國研究院,60位中國研究人員中的20位研究員,基本都有留學背景,另40位副研究員,則大部分是中國各著名高校畢業的博士。朗訊公司旗下的貝爾實驗室,是目前在中國設立的最大的跨國公司研究机构,其在上海和北京兩地的科研人員共有500人,96%的人都是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高級人才。
儲備不足,中國軟件人才現狀堪憂
軟件產業是以知識和信息為經營載体的典型知識產業。因此,凡是軟件產業發達的國家,都擁有大批高水平的軟件管理及設計技術人才,且這部分人員相對比較穩定。美國是世界上軟件產業最發達的國家,擁有軟件人才的數量占世界總量的1/3,印度和以色列近年來軟件產業的迅速崛起,也主要得益于它擁有大批杰出的軟件技術和經營人才。目前印度軟件從業人數大約23萬人,且以每年6萬人的速度增長﹔以色列每千人中就有7.54個軟件幵發和應用人才。
反觀中國內地軟件企業,据統計,大陸目前擁有軟件專業人員15萬人,其數量和素質遠遠滿足不了產業發展的需要,再加上國外企業的蚕食鯨吞,軟件企業無論在產業發展或是應用方面都嚴重缺乏高層管理人才和高級分析、系統設計技術人才。
利用外流肥水,發展中國軟件
金山公司總裁雷軍指出,由于盜版導致的中國軟件業缺乏資本和利潤積累是內地軟件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中文之星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孫彥對此認為:“衹有通過保護軟件幵發商的知識產權,使我們的投資以及軟件幵發者的勞動得到良好的回報,才有可能雇用和培訓本地的軟件幵發人才,幵發出更先進的軟件。”
針對這一狀況,國家出台了扶持軟件業發展的政策,為吸引人才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規定軟件人才可直接辦理調京手續,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隨調、隨遷﹔給予市財政預算中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軟件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興辦高新技術企業或增加本企業資本金投入以及個人第一次購買住房、轎車的資金補助﹔國外留學生和外籍人員來京創辦軟件企業的,享受國家及本市對軟件企業的各項优惠政策等。相信這將從根本上遏止軟件業人才外流的局面。(北京青年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