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22日訊】 華美軍售會議今天在華府登場,美國究竟要賣那一類先進的軍艦給台灣,也即將揭曉。但無論是配有神盾雷達系統的阿里博克級的驅逐艦,還是沒有神盾的紀德級艦,都不外乎是美國兩家船廠的產品。就歷史和資格來說,貝斯當然穩作頭把交椅。貝斯開創於一八八四年,已快有一百廿年了,殷格索則成立於一九三八年,到現在不過六十年出頭。兩家公司的關係是既競爭又合作的。以神盾艦為例,貝斯是此艦的最先設計與建造者,但由於美海軍已從最初只買廿艘神盾增加到二○○四會計年度的五十七艘,目前是由殷格索和貝斯分別建造。由殷格索造的最新一艘神盾艦「拉森號」,昨天(廿一日)才在佛羅里達州舉行命名及下水典禮。
前述五十七艘神盾艦總造價約400到450億美元,最後一艘定於二○○九年交艦。近幾年來,台灣急於購買神盾,除了中共威脅日增,為了確保台灣安全有其需要外,另一考慮是趁著美國神盾造艦計畫仍在繼續,生產線沒關閉前,台灣獲准採購,可與美艦同時建造,省不少的錢。一旦美國神盾計畫完工,重開生產線為台灣製造,費用會高得多。這是為何現在一條神盾的估計造價是十到十二億美元而美國五十七艘的平均造價是七億多不到八億。
台灣在本年軍售會議後,可能獲得的紀德級艦是七十年代末期建造,一九八一年開始下水服役,最初的四艘全是由殷格索造的,其中一艘叫「加拉罕號」是美國「獨立號」航空母艦、戰艦群的一員,參加過一九九六年春天台海危機時的警戒和巡弋任務。紀德級艦原為巴勒維王朝時代的伊朗設計打造的,一九七九年伊朗發生革命,巴勒維成為亡國之君,紀德艦亦成無主孤魂,只得由美海軍接收使用。
紀德級艦最大的噸位逾九千,較台灣現有的「成功級」光華二代艦要大一倍,將來買成後,除了操作使用需訓練外,據知情的軍方人士說,停泊會是很大的問題,左營軍港不足以容納,基隆、高雄兩港的現有設備和規劃也難符合紀德艦的需求。再說基、高二港主要是商港,長年停泊著龐然巨物的紀德艦也不相宜。
已成為美台媒體熱門新寵的神盾艦,自是以一九九一年方才下水服役的阿里博克級的最新最紅,其噸位雖較紀德艦略小(八千三百噸),也還是「成功」艦的兩倍,艦長則逾五百呎,比足球場還大。神盾艦還有較舊的「媞康德洛加」級,噸位比紀德略大,快要上萬噸了。屬於此級的「皇家港」號神盾艦也參加過五年前台海危機的警戒任務。
貝斯造船廠位於新英格蘭東北角的緬因州,殷格索地處南方的密西西比,一北一南,平分秋色,各領風騷,而背後也各有政壇重量級人物為其奧援。貝斯的後台是剛卸任的國防部長柯恩,殷格索的守護神是參院多數黨領袖羅特。而在經營上兩家船廠在過去數年分別被通用動力公司(貝斯)和諾斯魯普、格魯曼(殷格索)收購,益顯其雄厚的地位與氣勢,通用、諾斯、格魯曼三家公司早已包辦了台灣空軍的主力戰機,F-◆是通用造的,F-5E 是與諾斯在台合作生產的,E-2T預警機購自格魯曼。未來的紀德或神盾艦,亦不出通用、諾斯和格魯曼天下,如果台灣終於取得潛艦,那還得加上德國的HWD集團(製造傳統海工潛艇的王國,已有一百六十年的歷史),這些西方的大企業,真是「富可敵國」,連台灣的安全命脈,都掌控在他們的手裡。
──原載《中國時報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