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21日訊】 据中國時報記者劉屏/華盛頓二十一日報導,美國偵察機與中共戰機碰撞並迫降後,各方議論是否應由戰機保護偵察機。根據最新的解密文件,一九六九年美國偵察機遭北韓擊落後,美國曾在台南部署戰機,隨時準備起飛護航。文件也顯示,當年的偵察任務,距離中國海岸線只有卅二公里,比今天的風險大得多,可是美國始終堅持絕不為這種任務道歉,甚至不承認這種任務。
這批解密文件共有五件。其他四件都標示「機密(secret)」,唯獨第一件標示「極機密(top secret)」,即是以台南為基地待命護航。
第一件是一九六九年五月廿九日。當年四月十五日(與今年的情況相似,尼克森總統剛上台,同樣是四月),美國EC-121偵察機在日本海上空遭北韓擊落,全體機組人員殉職。尼克森下令暫時中止類似偵察任務,後來在聯合偵察中心(JRC)建議下,白宮同意恢復飛行,但把距離由廿哩(卅二公里)改為五十哩(八十公里)。這回發生事故的美國EP-3,距離中國海岸線六十二哩(約一百公里)。
為了安全起見,當時五角大廈要求採取特別安全措施:「美國戰鬥機在台灣機場的跑道頭待命,隨時起飛護航」。這項要求讓美國國務院有點緊張,因為自從一九五八年台海危機(八二三戰役)之後,美國戰機已經不再定期起降台灣,而且如果戰機護航,可能導致與中共戰機發生碰撞。不過在整體考量下,最後美國還是在台南空軍基地部署了戰機,待命支援。而當時台南也儲有美國的核子武器。
第二項文件顯示,隨著尼克森政府與中共改善關係,美國的作法也逐漸改變,例如不再以戰機在台南待命護航,美國偵察機也更為遠離中國海岸,改為七十五哩(一百廿公里)。另一方面,中共軍機也很少跟監,即使美國偵察機距離中國海岸不到七十五哩,共軍也不常跟監。
第三項文件顯示,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北京與華府同意隔年元月廿日在波蘭華沙重開大使級會談。為了避免再生枝節,美國國務院請國防部「格外審慎」,最好暫停對中共的空中及海上偵察作業。
第四項文件顯示美國國防部告訴國務院,美機飛行一定會遠離緊張區域。當時太平洋美軍總司令馬侃上將,就是現在的參議員馬侃(或譯麥肯。亞歷桑納州共和黨籍,參議院商務、科學、暨運輸委員會主席)之父。
對照今天情況,第五項文件格外值得參考,時間是一九七○年二月十九日,由國務院亞太局負責亞洲共黨事務的宋賀德(後來擔任過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撰寫。那年二月十日,一架無人駕駛的美國偵察機SK-5前往北越執行任務途中,誤飛入海南島上空,並且因為油料不足而墜毀。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間,共軍宣稱擊落美機,強調是對「美帝」的一大勝利,民間也舉行慶祝遊行,高唱「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但其實中共並沒有對那架無人飛機開火,也未曾在華沙會談中提及此事。
在報告中,宋賀德建議,如果中共提到這件事,美國應堅持一貫立場,不承認這種偵察飛行任務,美國也不能向中共道歉,免得開創錯誤的先例,因為道歉之後,美國必須提出解釋,中共也會要求美國放棄這種飛行任務。不過既然中共不說話,美國也就放心了。
國家檔案室編輯柏爾最近編纂完成「偵察飛行與中美關係:一九六九至七○年政策發展與海南島事件」。他指出,多年來,這種飛行活動行之有年,但是其歷史真相並未完全釐清,例如中央情報局至今並未完全承認台灣曾參與U-2高空偵察機計畫,而許多情報工作涉及「敏感資訊」,也一直列為極機密。
──原載《 中國時報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