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17日訊】亞太經合會(APEC)在廿一世紀的第一次年會,將於十月在上海舉行。繼一九九九年財星雜誌舉辦的「全球論壇」上海年會之後,上海將再一次粉墨登場,展現其國際都會的魅力。對上海而言,主辦APEC年會的重要性,不下於北京申辦奧運;從中共中央到上海市民,對做好APEC東道主的狂熱程度,不輸北京申奧的熱情。
做為亞太地區位階最高的經濟組織,APEC不僅是重要的區域論壇,更是亞太各國進行政治、經濟角力的主要競技場。除了成員國藉此場合發揮在國際議題上的影響力,每年的大會更是主辦國展示綜合國力的櫥窗。早在今年初,中共外貿經部副部長龍永圖就發下豪語:對於APEC,今年是「中國年」;對於中共,今年是APEC年。如何成功主辦這項中共建政以來承辦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大的國際活動,是一項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任務。
一九九九年的財星雜誌全球論壇,上海站上國際舞台,上海的硬體建設成果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肯定。
今年的APEC,上海再一次站在聚光燈下,除了展示硬體建設的持續進步,更要證明上海已經在本質上蛻變成真正的現代化都會。除了嶄新的公路、機場和摩天大樓外,上海已經淬鍊出國際化城市的特質。
這正是上海將APEC準備工作定位成「城市文明運動」的原因。對上海市來說,全力辦好APEC成為一項全民運動。「APEC」這個縮寫頻繁出現在上海市的每個角落,漸漸影響上海的城市生活。去年中國大陸全國性的「三講」群眾思想運動中,上海市民「講」的既非政治,更非正氣,而是「講文明」。上海市政府發起了「迎APEC,做文明人」運動,上海掀起一股「宣傳熱」、「環境整治熱」、「學英語熱」。
首先,上海市政府舉辦了「迎APEC,做文明人」的徵文活動,發動機關、學校、社區舉辦討論會,而會場所在地浦東,更發動上百萬市民參加「新世紀浦東人文明形象」討論會,討論浦東人如何實踐文明的「行、說、儀」。
「文明」當然不是開會或徵文就能創造,上海市政府必須讓上海市民知道什麼是APEC,才能讓市民認清在「做文明人」的重要性。為此,上海市政府印製兩本手冊:「APEC知識一百例」和「文明禮貌一百題」,為相關人員基本教材。除了APEC有關的服務人員必讀,連公車和計程車司機、飯店和金融機構服務員,都人手一套,所有APEC接待人員必須熟讀「什麼是APEC方式?」「為什麼APEC成員叫做經濟體?」,出租車司機、導遊、保安人員也努力背誦「中外手勢含意有何不同?」、「如何文明使用手機及呼機」。
此外,上海市政府還以社區為單位,舉行智力競賽、讀書會、畫展等各種宣傳活動,讓市民了解APEC。
APEC年會固然有無庸置疑的政治意義,然而在這場APEC狂熱中,務實的上海人不免會問:耗費巨大人力物力,辦一場國際會議,究竟對上海人有什麼好處?除了會期前後的旅遊潮,綠化、交通、金融服務等城市建設的具體改善,中共當局預期的跨國企業「遷都上海」潮,以及隨之而來的投資熱,都將是APEC年會可能為上海帶來的實質利益。
誠如中共外貿經部長石廣生所說,「對中國大陸,APEC年會不僅是一場會議」。做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櫥窗,上海希望藉這場會議穩坐大陸經濟龍頭地位;中共更希望藉上海年會,證明中共不僅主導當前亞太地區政經走向,更具備帶動亞洲未來發展的實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