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15日訊】美國保守派大報華爾街日報4月14日發表社論指出﹐對撞機事件應該表示遺憾的是中國而不是美國﹐雖然華盛頓與北京都保留了顏面﹐但將來中國會發現﹐撞機事件已對雙方的關繫造成永久性傷害。
據中國日報報道﹐華爾街日報認為﹐布希總統不會袖手旁觀中國對臺灣等鄰近國家的威脅﹐美國應該派遣高層軍事官員組成的代表團到臺灣訪問﹐依據「臺灣關繫法」討論臺灣國防戰備的需求。
一位前參議員嚮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在撞機事件的所作所為﹐保證將使臺灣獲得任何足以抵禦中國飛彈威脅的武器。這篇以「評估撞機事件傷害」為題的社論肯定布希總統與祂的幕僚們成功的化解新政府的第一個國際危機﹐不但沒有做出重大讓步與犧牲﹐保留了國家的尊嚴﹐同時也給予中國保留面子的下臺階。
華爾街日報認為﹐撞機事件的發生始于中國戰鬥機挑舋﹐中國才應該表示遺憾﹐現在布希總統應該嚮中國索回代價。社論指出﹐中國在撞機事件所表現的行為﹐加上最近逮捕旅美大陸學者高瞻等人﹐嚴重違反人權的行徑﹐已激起美國國內的民怨﹐這波對中國不滿的情緒短時間是不會消退的。
最近美國知名連鎖零售商店K市場接受數以千計的消費者盃葛購買中國大陸生產的商品;國會里也收到成堆的信函﹐要求對中國采取報複行動;大陸申請主辦二○○八年奧運會活動也可能失敗。
國會本月通過要求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譴責中國違反人權的決議案﹐中國對聯合國可能的譴責頗為敏感﹐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最近出訪的部分原因是遊說拉丁美洲國家領導人不要投票支持聯合國譴責中國人權的提案。
不可否認的﹐釋放二十四名偵察機機組人員有助化解美國與中國的緊張關繫﹐布希總統清楚表示希望與中共保持友好的關繫﹐但是友好關繫能否保持全視中國而定。布希總統不像前總統柯林頓易屈服于中國的壓力﹐更不會坐視中國軍事力量坐大。
社論指出﹐布希政府繼續派遣偵察機在大陸沿海偵察是正確的作法﹐因為美國需要監視中國大陸的軍事發展﹐如果未來偵察任務引發雙方爭議﹐可以考慮派遣美國航空母艦保護可能是適當的做法。
華爾街日報認為﹐繼續偵察中國軍事設施是基本的必要工作﹐以展示美國不會對中國以人質要挾的行為屈服﹐但如果導致中國被全面孤立﹐則令人感到遺憾。社論最后指出﹐從中國解決撞機事件的爭議決定來看﹐主張以正面態度發展美國與大陸雙邊關繫的領導者仍掌控全局﹐但是如果就此斷定祂們已穩住權力核心則言之過早。
華爾街日報希望中國的強硬派從這個事件中學到教訓﹐美國的善意有其價值﹐如果中國被視為是個敵對國家﹐這個善意將消失無蹤。美國人民很高興被扣留的機組人員終于返國﹐但是這段刻骨銘心的記憶不會很快就消逝。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