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兩會”內外的政治小動作

王丹

人氣 1
標籤:

在北京正在召開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重點在于”十五”綱要,對于政治改革、台灣問題、人事安排都沒有触動,甚至連反腐敗的口號也喊得不如以前響亮,因此”兩會”在今年顯得格外沉悶。這种沉悶,可以解釋為各派政治力量在中共”十六大”召開前的蓄勢待發,因此雖然沒有什么狂風暴雨,但我們還是能听到隱隱的雷聲。

在有關”兩會”的海內外媒体報道中,有兩件小事尤其值得關注。一是据海外媒体報道,在全國人大開幕式結束后,江澤民正埋頭收拾桌上的文件,而已經收拾好的李鵬、朱*F基此時竟看了江一眼后,徑自揚長而去。按中共內部等級森嚴的不成交規定,在這种正式的公開場合,党和國家領導人的進場与退場的行走順序是极為講究的,即,第一把手一定要走在最前面,因為這是他仍然大權在握的政治信號。現在李鵬、朱*F基居然公開拋棄成規,先江澤民而去,顯然是置江澤民的權威不顧。如此不經掩飾的政治小動作,反映出政治局常委內部的分歧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另外一件引起外界關注的小事是,在全國人大開幕的當天,三月五日,上海《新民晚報》刊登了一篇題為《“江郎”德盡》的文章,由”江郎才盡”的成語引申出來對部分干部掌權以后不再讀書學習的批評。在极為講究”文字”的中共政治文化中,這篇文章影射的意味极濃。這不僅是因為文章中用了”江”這個字,有影射江澤民之嫌;更是因為江澤民前不久剛提出”以德治國”,現在這篇文章點著”江”姓說”德盡”,如果說是巧合,也太巧了吧?也許還有人記得若干年前,曾有海外留學生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藏有要求李鵬下台內容的詩,導致輿論嘩然的事,這次《“江郎”德盡》的文章很難不讓人做類似猜測。道理很簡單,如此明顯地含有可能導致聯想內容的文章,在”兩會”召開的如此敏感的時刻發表,如果說是編輯的大意,很難讓人信服。《新民晚報》又不是街頭小報,它的編輯應有丰富的政審經驗,怎么會看不出這篇文章的危險呢?在上海出這樣的事,更讓人感到江澤民面臨”后院失火”的處境。

“兩會”召開,是給全國人民做秀,但不經意間傳達出的政治信號,卻表現出了中共內部的政治危机。這也許是”兩會”年年開,西方媒体仍有興趣的原因吧。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 中共兩會 江澤民最關心什么? (3/9/2001)    
  • “兩會”的排場:每天空運鮮花供擺設 (3/9/2001)    
  • 官方媒体:報道兩會陣容強大 報導慘案膽怯遲鈍 (3/9/2001)    
  • 大陸赤貧人口2600万 西北西南成貧困重災區 (3/9/2001)    
  • 朱總贊香港記者提問比他有水平 (3/8/2001)    
  • 李長春証實 又一大貪官王炬將被審判 (3/8/2001)    
  • 奇事 法院檢察院報告 “兩會”代表不得隨便提問 (3/8/2001)    
  • 中國挑戰美國軍備競賽 弄巧成拙可能影響經濟 (3/8/2001)    
  • 新聞分析:兩會熱門議題,很難凝聚共識 (3/8/2001)    
  • 涉台人士:台灣四大党主席將獲邀訪京 (3/8/2001)    
  • 兩會代表:薪水多高能養廉? (3/8/2001)    
  • 台灣四大党魁將獲邀訪京 (3/7/2001)    
  • 涉遠華案 廈門市副書記副市長解除關押 (3/7/2001)    
  • 兩會專題:新增待業人口六千万 形勢嚴峻 (3/7/2001)    
  • 大陸沒忘「新三句」 特邀張惠妹唱十場 (3/7/2001)    
  • 兩會觀察:「三農」問題 仍無善策 (3/7/2001)    
  • 誰來養活中國人?兩會糧食安全問題再度浮現 (3/7/2001)    
  • 雷一鳴: 從內移到外 (3/7/2001)    
  • 【紀元專欄】 卜音:北京兩會奇景面面觀 (3/7/2001)    
  • 江西小學爆炸案 因校內制造爆竹而起 (3/7/2001)
  • 相關新聞
    江西小學爆炸案 因校內制造爆竹而起
    【紀元專欄】  卜音:北京兩會奇景面面觀
    雷一鳴: 從內移到外
    誰來養活中國人?兩會糧食安全問題再度浮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