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5日訊】廣東中山城區民生路的李運洪女士家里有兩幅祖傳繪畫(見圖),母親傳給她的時候叮囑:千万不能給外人看見,家里所有財產都沒這兩幅畫值錢。這兩幅畫署名清初著名宮廷畫師郎世宁繪,并有乾隆、嘉慶二帝及三希堂印章。近日,李女士托人將兩畫拿去一家電腦噴繪公司复制,最后受托人只拿回复制件,說原件在他開摩托車時不小心時掉了。
李女士神情激動,述說經過:她有一位香港朋友,對她极為友善,無以為報,遂將兩件傳家之寶复制,欲將复制件作為贈品報答,恰好女儿的男朋友有一好友阿鵬現在中山某電腦噴繪制作中心供職,由阿鵬將畫取去,交80元制作工本費,約好5日之后上午10時將原件、复制件送回。到交畫時間,阿鵬只送來复制件,抱歉地說原件在送畫的路上開摩托車時不小心掉了。
李女士一家當然不依不饒,叫來律師与阿鵬質對,面對律師,阿鵬承認曾受托將兩畫复制的基本事實,但對如何遺失原件的敘述語意閃爍,頗有矛盾。最后的結果是他答應再回去找找,看能否找回。但此后李女士再call他,阿鵬怎么也不复机了。
据羊城晚報報道,記者見到了兩幅畫的复制件,其中一幅繪制的是花石之下的一條小狗,畫中小狗帶有強烈的寫實色彩,而山石則偏于中國傳統繪畫。總体感觀确屬中西合璧的郎世宁風格,在畫幅的上方、左上方、右下方分別有“乾隆御覽之寶”及嘉慶帝、三希堂的印章,在下一行楷体小字曰:“臣郎世宁恭繪”另一幅繪的是花樹下一對母子正在逗弄小貓,也有清帝印章。
這一疑案是否需要投入更多關注取決于原件是否真為郎世宁所繪,這直接影響案件大小。但麻煩的是李女士手上已沒了原件,無法由專家鑒定。記者求教于廣東省古今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少湘,他說,若是郎世宁真跡,且有數帝印章,并為三希堂收藏,原則上是不許拍賣的(國家有關法令規定: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的藝術品屬文物,管控极嚴,只能由特定的文物拍賣許可單位拍賣,并打上標記),若一定要估价,郎世宁的每幅作品當在50万元人民幣以上。陳少湘個人認為,這類珍貴的宮廷物品即使散失,流散去向也是有跡可尋的,不太可能還保存在中山一個普通婦女手中。但讀清史者會反駁: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兩度入侵北京,對文物劫奪甚巨,溥儀居內廷時,以賞賜、送禮的名義將文物盜出宮外,手下人亦效法為之,只要机緣湊巧,三教九流均能不太困難地得到宮中寶物。則廣東中山民間有此兩畫,也非不可想象的天方夜譚。更有中山坊間秘聞:一名昔日中山的世家子弟家中收藏有數箱清宮繪畫,該子弟謹知“匹夫無罪,怀璧其罪”,家中寶物從不示人。李女士的兩幅畫是否与這一則秘聞有關呢?
李女士尚未到派出所報案,她說要給阿鵬一個机會,如果阿鵬能將兩畫奉還,她既往不咎;如若不然,她將采取法律手段。
小資料——郎世宁及清初宮廷畫
郎世宁(GiuseppeCastiglione,1688-1766年),意大利人,歐洲天主教耶穌會來華傳教士。与法蘭西人王致誠、賀清泰,意大利人安德義、潘廷章,波西米亞人艾啟蒙一起供奉于清廷如意館,為宮廷畫師,頗受清初諸帝恩寵,乾隆皇帝為修建皇家園林圓明園中的西洋式建筑,曾任命郎世宁擔任宸苑卿的職務。郎世宁攜線法畫(即歐洲的焦點透視畫)呈觀清廷,為中國繪畫史所無,深得清帝贊許,令其傳授其他中國宮廷畫師,使中國畫家第一次獲得了透視概念。他在宮廷中還繪制大量油畫,并把油畫技術授与中國畫師。由于他和他的歐洲同儕的參与,清初宮廷畫体現出強烈的中西合璧特色,立体感、質感、層次感突現。郎世宁和清初宮廷畫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個特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