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醇香更醉人–央視《笑傲江湖》令我感動之處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3月31日訊】央視的《笑傲江湖》看到第十集,我覺得已經過了交待人物交待情節的過渡期,比較好看了。

  其實要說央笑的最大缺陷,大不了就是一個“土”字。我們見到的這种說武俠故事的方式是我們不熟悉不習慣的。它不是我們所熟悉的那种武俠電視劇的味道:一种嗆鼻的味道。

  它是那种比較淡的泥土味。

  什么才是金庸小說拍成電視劇后應該有的味道?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你能保證你不是受了那伴著你長大的港台武俠劇的先入為主的影響?這种影響甚至已經反過來直接參加了你對武俠小說本身的理解過程。

  現在的土味固然不是最正宗的金劇味道,卻給了我們一种不同的感覺。簡直就是為金劇拍攝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應該感激它。

  這土味也許不是導演一個人的錯,而是我們這個環境里的意識形態使然。在表達人的情感,江湖人物的恩怨方面,會顯出手法有些笨拙。

  泥土味固然是淡,細品卻是醇香的。

  第二個缺陷那就是一個“淺”字。因為淺就顯著俗了一些。

  金庸的堪稱冷峻的描述功夫曾讓人稱絕。他寫人寫事都是極其沉得住气的。寫人常常是不動聲色,剝茧抽絲似的把性格顯出來,寫事則極盡鋪陳之事,處處設伏,然后環環收攏,漸至澎湃壯美。

  央視版的《笑傲江湖》里,全沒了這种气氛。

  或者導演做的不是最好。但遠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差。

  要知道,電視語言不同于小說語言,電視劇本身就是庸俗文化的產物。

  電視不能有心理描寫,只能靠畫面和聲音來表現,所以不得不更直白一些。

  而且,要在四十集里面,把一部笑傲江湖拍出來,不能費時費心去繞太多的彎。

  比如岳不群在小說的前半部分十足是一個君子,絲毫沒顯出陰險來。但電視里,岳不群一出來,我們就可以從他的一些小表情上看出他“有問題”。

  比如儀琳,她的多情戰胜她的禮防,本來是悄悄進行的,小說里我們可以感覺到她細微的心理活動。電視里卻很直白的把她對令狐沖的情意點出給觀眾看。

  還有,電視里只七八兩集就清楚的把令狐沖岳靈珊林平之三人的關系變換交待了。

  當然還有別的。

  第三個大缺陷算是剪接有問題吧。不過也許不全是剪接的問題。很多地方的情節銜接的不自然,像漏了什么似的。這也許是技術的失誤也許不是。由于片長的關系,沒必要在過渡情節上花太多時間。比如岳靈珊很沒來由的對令狐沖說“你不喜歡我跟林師弟練劍”,前面沒有“不喜歡”的交待,這里便顯突兀。但你已經明白怎么回事了。

  算是導演在這里犯了“結巴”吧。這陣交待過了以后,后面便可以開始說精彩故事了。

  其實我猜他們拍出來的鏡頭比我們看到的要多得多,他們在選擇用哪些剪哪些的時候,不知經過了多少次舉棋不定。

  關于央笑的缺陷,我看出來的比其他人更多而不是更少。但現在已經有太多人在爭先恐后迫不及待地挑毛病,以表明他們的目光是何等地如炬,現在我不想加入他們的行列。

  我只想說這前十集哪些東西使我感動。

  一、我看到了文化的江湖和生活中的江湖人。

  江湖是個什么樣子有不同說法。一般認為有無窮想像空間。別人的江湖或者不著邊際,但金庸的江湖跟中國傳統文化有血脈相連的臍帶關系。

  當我看到了用楷書寫在紙上的笑傲江湖曲譜,當我听到真正的福建民歌,我感到了一种滿足。作為一個金庸小說讀者我認為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還有那与人物身份相符的武器和服裝。有人說服裝不好。那些各具特色的服裝,不是為了方便觀眾辯認人物身份嗎。嵩山派的服裝像官兵沒錯,可在這前十集里,沒看過小說的觀眾們由此而感到了嵩山派在白道武林的權威地位:他們行使著行政權与審判權。

  當我看到岳不群一家人的服裝隨四季而不同,隨場合而不同,我看到了一群生活著的江湖人。

  二、美人如玉景如畫。

  這應該沒多少人反對。我們隨便到電影學院找一個女學生,放到香港都算是絕色美女。風景則略嫌秀美有余,雄奇不足,使我感嘆中國古裝劇外景拍攝的西游記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但,也美得讓人神清气爽。

  三、泥土醇香更醉人。

  這种醇醇的,實實的味道,更可能感動我。像听爺爺說故事或者吃媽媽做的飯。

  我感到了制作者的誠懇態度,他們是那种很本分的說故事者。

  看到曲洋現身救劉正風,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八個字的時候,我第一次的流淚。其實電視里并沒煽什么情。只不過几年前我看小說到這段時流過淚。這時候電視里那平平無奇的描述,并無意營造什么,只是很忠實的在复述故事,卻在不強求的情況下使我自愿的感動。

  在表演的時候,很多演員有明顯的傳統戲劇表演的痕跡。拿腔拿調。這雖然未必是最好的處理方法,但拍古裝劇,用戲曲的方法還是比用二十世紀末的殖民地風格好。

  四、動作戲前無古人。武打動作達到的迄今為止的武俠電視劇最高的水准了,感覺非常真實。還有我們尚未充分見識到的電腦特技,做得非常自然。都快跟我想像中的一樣了。

  感想很多。以后慢慢再說。

  我想也許,在你們習慣了這种醇香以后,再看別的版本的金庸劇,只怕都覺得不好.


    相關文章
    

  • 小茨威格﹕文學藝術与現實生活–央視版《笑傲江湖》觀后隨想 (3/30/2001)    
  • “第二大炒手”鄧建國:《笑傲江湖》炒過頭了 (3/30/2001)    
  • 許晴新戲飾記者:緋聞有時挺有趣 (3/30/2001)    
  • 《笑傲江湖》人气指數榜 (3/30/2001)    
  • 3千网友在線痛骂《笑傲江湖》 主創人員舌戰眾雄 (3/30/2001)    
  • 央視《笑傲江湖》開局 “金庸迷”表示不滿 (3/30/2001)    
  • 笑傲江湖? 瞎熬漿糊! (3/29/2001)    
  • 面對《笑》劇遭批評 “變臉大師”彭登怀有話要說 (3/29/2001)    
  • 觀眾點評《笑傲江湖》怎成了梁山好漢? (3/29/2001)    
  • 金庸:看過的很滿意 (3/28/2001)    
  • 李亞鵬与邵兵:新老令孤衝難斷“江湖”怨 (3/28/2001)    
  • 蓋世武功無傳人 武林盟主金庸未實現四大夢想 (3/28/2001)    
  • 李亞鵬:我現在不會接受采訪 (3/28/2001)    
  • 《笑傲江湖》是誰的江湖? (3/28/2001)    
  • 《笑傲江湖》開篇有“三急” (3/28/2001)    
  • 笑傲江湖? 瞎熬漿糊! (3/28/2001)    
  • 評《笑傲江湖》:說孬多過說好 (3/28/2001)    
  • 金庸點評“令狐衝”:李連杰第一李亞鵬第二 (3/28/2001)    
  • 導罷《笑》劇不敢得意 黃健中害怕“下崗” (3/28/2001)    
  • 笑罵《笑傲江湖》 (3/28/2001)
  • 相關新聞
    笑罵《笑傲江湖》
    導罷《笑》劇不敢得意 黃健中害怕“下崗”
    金庸點評“令狐衝”:李連杰第一李亞鵬第二
    評《笑傲江湖》:說孬多過說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