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3日訊】22日下午,一位參加過央視《挑戰主持人》欄目,北京廣播學院的在校女生致電記者時稱,參加該欄目前為期一周的集中培訓給人感覺簡直是“走進魔鬼集中營”,令人在“被導演們抹殺了真實的個性”之余“痛不欲生”。語出實為惊人,為明真相,記者分別采訪了該女生和央視《挑戰主持人》欄目。
該女生向記者詳細敘述了培訓時間表:從早晨8︰00——深夜12︰00,中間只有一個小時的吃飯和休息時間,有時候還延至深夜2︰00。此間導演們不停地在選手身上‘挑毛病’,甚至會由于‘過分專業化’而受導演指責。該女生還提及最終被各大電視台挑走的人并不是最終的胜出者,而是在第一、二輪中就慘遭淘汰而被踢出局的,比如‘榮事達’主持人大賽中筆試冠軍的獲得者,在《挑戰主持人》的排練現場被導演認為‘連路都不會走’,并且在第一輪中就慘遭淘汰,但現在央視有六個欄目找他任主持,崔永元也曾找他試鏡。該女生還說《挑戰主持人》有一集的冠軍獲得者竟然是個操港台腔的人,這對于普通話已寫入法律程序的今天,央視作為一個推廣普通話的大台,應作何解釋?
央視《挑戰主持人》的節目統籌王小姐于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挑戰主持人》欄目的最初考慮是想通過短期的強化培訓,達到參賽選手既個性又共性的目的。至于導演干預的問題,王小姐則說導演肯定是站在選手的立場出發的,是從自己的經驗中提建議的。
對于被挑走的主持人往往是在第一、二輪中就慘遭淘汰的人,王小姐的解釋是參選對象是所有參加過我們節目的人,而并不只局限于最終胜出的人。而在操港台腔仍穩獲冠軍的選手,王小姐顯得有些無奈地說:“他獲冠軍也不是我們所料到的,大概因為他有親和力有觀眾緣吧?我們只是一個欄目,只要會講普通話就行。”(摘自:四川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