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女子乞討只為打掉腹中雙胞胎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18日訊】還有6天就到黃曆新年了,李美云也想馬上回到湖南老家,可是她欲回不能。

李美云今年18歲,如花似玉,玲瓏嬌俏。在深圳豪華的五星級香格里拉酒店旁的建設路邊,她已經三次站在赶往火車站回家的匆匆人流中乞討。乞討是為了肚中的孩子,雙胞胎男孩。

南方都市報報道,但是,乞討不是讓這對雙胞胎男孩生,而是讓這對雙胞胎男孩死!而且,李美云迫切地想,就在蛇年新年前,她一定要打掉這兩個孩子。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李美云乞討就是為了籌集這筆打胎的手術費用。

三次乞討的結果讓李美云失望了,一共不到300元,僅僅是醫院手術費3000元的1∕10。

而孩子的父親,還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李美云說,知道了也沒有用,孩子的父親趙凱今年才15歲!

1月17日下午,南方都市報的記者聯系到了深圳武警醫院婦產科的馬主任。她很爽快地同意了給李美云做一次詳細的孕前檢查。李美云在記者的陪同下前往醫院,周醫生為她做了B超檢查。半個小時后,B超檢查結果表明,李美云怀孕已經28周,7個月左右的身孕,是雙胞胎,而且极有可能都是男孩。在B超圖片上可以看出來,兩個小寶寶發育都很好,只有一個有點臍帶繞頸,胎儿的心率都正常。

醫生說,胎儿發育良好,母親的身体狀況也較好,沒有貧血,但是現在胎儿這么大,不可能做人流,只能做引產手術。不過,馬主任婉轉而惋惜地表示,7個月大的孩子,已經可以存活了,現在在母親肚子里的孩子早就發育成形了。在B超檢查時,可以看到孩子的“小雞雞”,基本能斷定是雙胞胎男孩。周醫生表示,孩子這么大引產已經不容易,更何況是雙胞胎,她希望李美云要仔細考慮清楚,最好征求家里人意見。

醫生說,孩子是要還是不要,不能再拖了,越快決定越好。

刻骨銘心的愛和痛

李美云是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方家屯鄉人,家里非常窮。在縣里的龍溪口中學讀初一的時候,李美云遇到了趙凱。李美云說,趙凱是縣城里的人,獨生子,大約有1‧7米高,很調皮,成績不太好,但長得挺帥。在讀到初中二年級時,學校里盛行早戀的風气,大家都覺得好玩、胡鬧。就是在初中二年級時,李美云和趙凱成了班里的“一對”。

上初三時,趙凱轉學去了另外一間學校自費讀書。1999年7月份李美云初中畢業后,因為家里窮而南下江門打工,在小姨那里學剪發。她和趙凱兩人之間也就漸漸沒有了聯系。兩人的初戀几乎就此成為各自人生的一段回憶。

沒想到,感情与緣份似乎意猶未盡。去年3月份,李美云的哥哥結婚,李美云回到湖南老家參加哥哥的婚禮。陰差陽錯,她又碰見了久未聯系的趙凱,大家在一起開心地玩了10多天。李美云說,兩人的家里都不同意他們兩人的關系。“我家很窮,他家比較有錢,肯定不會同意的。”說到這,李美云的表情很惆悵。不久后,李美云照舊回到江門繼續學手藝、打工。沒想到,去年五六月份的時候,趙凱和一個朋友從家里跑出來玩,到江門找到了李美云。李美云說,孩子可能就是那次有的。不過,沒有多久,趙凱就被家里人叫回了湖南。

對怀孕毫無經驗的李美云從未想到自己會怀孕,因為一直沒有什么跡象。直到兩三個月前的一天晚上,李美云睡覺時,用手摸肚子,發覺有心跳的感覺,她才意識到自己怀孕了。為了不讓小姨和熟人發覺,也為了掙多一點錢打胎,去年11月份,李美云來到了深圳打工。她找到了一家發廊做小工,可是只干了10多天,她怀孕的事就被發廊老板發覺了,老板辭退了她。從那以后,她就再也沒能找到一份工作。孩子在她肚子里一天天長大了,而她依然無法籌足3000元手術費。

和李美云擠住在一起的老鄉勸她去討錢來做手術。李美云猶豫了很久,對其而言乞討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眼見新年一天天臨近,眼見自己肚子一天天大起來,無計可施的李美云找了一張舊紙板,“編造”了一段無可奈何的“謊言”。上星期,李美云拿著這塊紙牌去了深圳人來人往的香格里拉大酒店旁的建設路邊,乞求路人幫助。李美云清楚地記得沒等多久,第一個好心人就給了她20元。第一次,李美云挺著大肚子在街邊站了1個多小時,得到90多元錢。李美云先后一共乞討了3次,只得到了不到300元錢。第三次乞討的時候,李美云碰到了一個好心的四川大姐,這位大姐和她的男朋友非常同情她,把她帶到醫院花了1000多元錢做了一次体檢,而這次体檢的結果确診李美云不僅怀孕了,而且是雙胞胎!

1月17日,南方都市報記者找到李美云時,她正在煮几個紅薯做午餐。她居住的小屋是一大間出租屋用木板隔出的一小間,只有4平方米左右,擺了一張上下鋪的鋼架床,李美云和其老鄉擠住在這里。李美云說,我還太年輕,怎么要這對孩子?李美云還說,經過這件事情,對他(指趙凱)的印象比較淡了。

1月17日下午,冬日的陽光本來很燦爛,但李美云走在街頭時,臉色是慘白的。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拾荒、乞討一生養育嬰孩上百名
揭開職業乞討者的神秘面紗
報告揭中共祕密布局威脅太平洋穩定 專家解讀
美報告公開 中共早知新冠病毒存在再被聚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