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2日訊】2001年3月12日,三名農民模樣的人在北京一家小旅館裡,被警察強行帶走。
他們是誰?他們犯了什麼罪?
從可靠渠道了解,這是三峽工程淹沒區雲陽縣的移民代表,是對自己的搬遷安置無法接受的數萬名移民推舉出的八位代表中的三位。他們是到北京向「敬愛的黨中央」反映情況的,他們是到這個宏偉美麗、人才匯萃的大都市找公道的。
三峽工程移民不是正順利推進麼,出了什麼事?
2001年是三峽移民正式開始大批外遷的第一年。這是三峽建設委員會原來執行的「就地後靠安置」政策遭遇到重重困難後進行的重大政策調整。這一被移民稱為「朱總理的政策」的新規定,對減少三峽庫區的人口壓力和環境壓力本來是不是一件壞事。然而,要為高達12萬的外遷移民(基本上是農民)在中國人多地少的東部地區尋找到真正適合他們安居的土地,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三峽建設委員會卻在2000年下了一個必須在2003年全部完成外遷任務的死命令。如果三峽庫區內有外遷移民任務的縣無法在當年完成由上級計劃的外遷移民數量,這些縣的縣委書記和縣長就面臨被撤職的危險。為了保住官位,許多縣開始用非常強硬的手段強迫移民出境。
重慶市雲陽縣就是一個例子。
2001中國新年過後,雲陽縣委書記黃波提出了一個「法制移民」的口號。所謂的「法制移民」,實際上就是動用公安機關強迫移民出境。誰反對,誰就是三峽移民政策的破壞分子。雲陽縣的某些人還對移民謊稱:現在國家已經停止搞分散移民了,全部都得服從政府組織的集中外遷。高陽鎮是雲陽縣的一個移民大鎮,這裡的三峽移民高達1萬人以上,而且因為本地安置條件太差,主要得靠外遷安置。然而,2000年被政府集體安置到江蘇省大豐市落戶的雲陽移民生產生活條件並不如人意,政府當時為動員他們前去而許下的許多諾言都沒有兌現。更有甚者,還在搬遷過程剋扣應該給移民的經費。高陽移民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就不願隨便被哄騙到外地去安置,而是要求政府把該給他們的錢補足、把許下的諾言兌現。只有滿足了這一基本要求,才去辦理外遷手續。但云陽縣委不僅根本不理會移民的這些要求,反而決定在2001年3月將不斷去上訪的高陽移民代表全部抓起來,當破壞三峽移民的罪犯來處理。而移民也決定選出代表到北京去說理。
這就是八名代表產生的背景。
2001年3月8日,雲陽縣出動了大量警力,准備前來抓捕高陽鎮的移民代表。其中兩人當場被抓獲;三人逃走;最主要的上訪代表何克昌得知消息後,決定與另外兩人分路連夜到北京上訪。3月9日,當何克昌乘坐的輪船到達湖北宜昌市時,遭到了兩名彪形大漢攔截(聽口音是雲陽人)。他們邊問「要錢要命」,邊用刀向何克昌腹部刺去(刺破衣服腰帶,人未傷),但他所帶的提包(裡面是他的上訪材料、身分証和從移民手裡籌集的1000元錢)被搶走。3月11日,三人抵達北京。雲陽縣在得知他們在北京的住地後,派了5名公安人員於3月12日趕赴北京,將何克昌等3人作為「逃犯」從旅館中逮捕,並在押回雲陽後,未經任何法律程序就將他們祕密囚禁。他們的住處均被非法抄家,家裡的東西被砸爛,有些家人也遭當地的公安關押。何克昌等3人的家人現在完全不知他們的生死。
由於何克昌等上訪代表被雲陽縣非法動用公安力量強行打壓,高陽的移民正在被迫辦理外遷手續。
用高壓手段強迫移民外遷,並用非法手段拘禁、關押和迫害上訪人員,勢必給三峽庫區的社會安定和三峽移民的妥善安置帶來極為嚴重的後果。希望雲陽縣發生的這起事件能引起中國政府和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我們將繼續追蹤高陽移民搬遷進程、密切關注高陽移民代表的下落、並一層層揭開移民為什麼如此憤怒,「開發性移民」的錢款是怎麼被重重盤剝的。
相關文章
- 專家呼吁:盡早“克隆”搶救三峽珍稀植物 (3/17/2001)
- 百万元的三峽移民村竟是危房 村民仍在危險中生活 (3/15/2001)
- 重慶:打造“天然植物基因庫” (3/11/2001)
- 投入數千億 比三峽工程還大的南水北調即將上馬 (3/6/2001)
- “芮乃偉稱當年出走是因為……” 羅建文追憶當年事(1) (2/25/2001)
- 三峽龍王洞發現巴鯢和金絲燕 (2/23/2001)
- 白色漂浮物威脅三峽和葛洲壩電站 (2/21/2001)
- 中國內部文件顯示三峽工程將是巨大失敗 (2/17/2001)
- 「國際探索」透露:三峽大壩計划可能失敗 (2/17/2001)
- 三峽博物館將在重慶建立 (2/8/2001)
- 重慶開縣發現特大戰國墓葬群 (2/5/2001)
- 長江三峽工程 明年第二次截流 (1/28/2001)
- 三峽移民在廣東歡度新紀元農歷新年 (1/24/2001)
- 三峽庫區開縣的“二次移民”緊急求救 (1/21/2001)
- 考古學家破譯三峽曉峰懸棺之迷 (1/12/2001)
- 告急——三峽庫區文物正快速大量流失 (1/10/2001)
- 華盛頓郵報指三峽大壩或面臨災難性后果 (1/9/2001)
- 中國古學家說三峽文物有十大价值 (1/6/2001)
- 三峽工程創新紀錄 年澆筑混凝土540万立方米 (1/1/2001)
- 昨日一場大霧使湖北54個航班被迫延誤 (1/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