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2日訊】石家庄再一次經歷了炸彈的夢魘。這一次,有著很多的巧合或者說是有著太多的蓄謀,以至于讓人能感受到爆炸制造者的那种游戲心態。但是16日這天對于所有的人而言,都是一個哀悼紀念日。
16:大家都注意到這個數字
16日凌晨,在棉紡工業區內的連續爆炸后,石家庄整座城市就在警車的鳴叫与急救車的穿梭中,從清晨捱到午夜。
當晚11時許,記者赶到棉紡三厂家屬宿舍一帶發現,那里早被戒嚴了,在請車輛繞行的牌子旁,一輛輛大型鏟車緩緩地開出來。鏟車后的戒嚴區內,被炸成一片土礫的16號樓周圍几座樓一片漆黑,反而是已不存在的16號樓,被一束束強光照得發白。
陪記者在各爆炸地點轉的出租車司机說,他下午拉了一個男乘客,住在賓館的17層。被爆炸聲惊醒后,他就立即跑到陽台上,結果看到“棉三”一帶冒出了一股濃濃的黑煙。他還在判定方位時,“棉一”那邊又爆了。爆炸聲當時還是有些惊天動地,司机說他們家住的地方距“棉三”還有4公里左右那么遠,但他老婆也听到了。棉一立交橋附近的市建一公司宿舍里,幸存者婁明則感到那聲爆炸是從他的腳下響起來的,而且特別清脆。
后來很多人回憶說,爆炸的時間是在凌晨4:16。記者突然發現,每個人不斷重复的數字都是16:那天是3月16日,被炸的樓是16號樓。
傳聞也隨之安排了第一個從棉三16號宿舍樓死里逃生的人。17日上午,在棉三社區居住的一個中年婦女也夾雜在圍觀者的隊伍中,正站在記者身旁。她說,16日凌晨那時,几個人湊手打麻將,結果一個女的手气很臭,連輸了一千塊錢,一怒之下將排局一推,轉身回家睡覺了。她走出樓門,身后就炸開了。人們開始感慨:她用一千塊錢買回了一條命。
能夠証實的是,在棉一的市建一公司宿舍三樓住的一個老太太,5點鐘左右被救了出來。在她樓上另一個單元租住的婁明詳細地向記者描述了他的所見:老太太坐在兩個人用手搭起的“架子”上,從她已炸開的家中被送到了廢墟上。當時老太太站在那里,很長時間不能從惊嚇中恢复過來,她手足無措地站在那里,懵了。
老太太的家就在她的左上方,寫字台斜插下來,懸在那里。最触目惊心的是那一挂暗紅的窗帘,隨風無著無落地飄蕩著。舞動的窗帘后,還能清楚地看到牆上挂著家人的照片。
大多數人從爆炸中醒過神來,就立即去打110、120和119,當時這些電話基本上都打不進去,偶爾有打進去的,還沒說話就听到對方說“知道了”,或者剛一說完那邊就挂了。警車和急救車也從那時起就成了道上跑的主要車輛。
“那個了”,一句隱語
有一點也很有些神秘的味道,就是被炸的全部是五層高的樓,而且大多臨街。最典型的是棉一立交橋的市建一公司宿舍。不同于另三個地點,這里不是棉紡厂的家屬樓,雖然也在棉一的地盤上。很多人認為這里是被“定向爆破”的–整個樓的五個單元中,只有中間的三單元被從頂部到下面被炸開。在現場,記者發現緊挨著三單元的兩個單元也各有一間房子受到連帶損坏,剩下半個房間和零亂的家用物品。
炸得最慘的是棉三社區的16號樓。住在棉三一帶的居民17日向記者描述:棉三社區從12號樓到18號樓都是蘇式建筑,都是紅磚房,几座樓几乎一模一樣–沒有陽台,有點像筒子樓的大通道。住在那里的人也說不太清這到底是哪一年的房子了,但是樓下面的防空洞無疑使這次爆炸更有威力。
附近的居民說這里總共住著35戶人家,179口人。總共兩個單元的拐角樓是直直地塌作一攤的,17日上午,隔著用一道道白線攔出的警戒線,遠遠能看到報廢的樓在清理之后還是堆得有一層樓高,另一邊上則有些是花花綠綠的一堆:那是官兵清理出的被子。前來救人的官兵清理速度還很快,不斷有人–活的或死的被抬出來。
在棉四的朱剛有一個鄰居已經50多歲了,16日早晨5點半左右他聞訊赶了來。他的老父親就在16號樓里住。他跪趴在廢墟上,雙手不停地刨著,朱剛看到他兩個手已經血跡模糊了,但他還是瘋了一樣地刨著,瘋了一樣地哭喊著,希望他的手下能找到奇跡。最終他被人架走了,他的老父親去了。
生還的人不多。有人說那天中午12點前,16號樓中才拉出了27個人。据朱剛說,中午12點時,他的同事下中班,同往常一樣帶著稍許睡意离開單位。下午1點朱剛再給他撥電話時,他已經說不出話來;朱剛這才意識到,他家也“那個了”。–這句隱語几乎成了大家提及這件事的代用語,每一個人在与記者談到有人死在這次爆炸中時,都音量放低地說,他的某某人“那個了”。朱剛說,那位同事后來悲慟地告訴朱剛,他的父母、儿子、侄子等六口人都壓在里面了,他下班時家已經沒了。下午時挖掘工作才進行到第三層,而他們家,在一層。
在棉三社區,17日,已經有很多樓的樓口前挂起了白布扎成的白花–這樣很容易就知道哪家有親人在16號樓中住。在棉三社區內,同一天上午,已經有人在推著自行車賣黃紙。買賣進行得很沉默,沒有吆喝和砍价,一走一過的人看著心里也有些壓抑。
34號樓一戶何姓人家在樓口一邊貼上了大大的“奠”字,另一邊則寫著“恕報不周”,“去往16號樓的各個通口在17日都被堵死了,甚至在一些小的出口處用磚壘起一道新牆。但人們還是從各個角落涌向這里–另三個爆炸地點情形也差不多。离著16號樓還很遠,就開始發現每個樓前都有玻璃碎片,愈接近16號樓,碎片愈多。”在棉三上班的一個不愿透露姓名的小伙子告訴記者,16日這些碎片還沒清理時,樓下的碎玻璃厚厚的,亮晶晶的一片,在陽光下十分眩目。在棉一的市建一宿舍旁,兩棟樓的塑鋼門窗也全都震碎了。當時一些人家就隨便用報紙或者塑料代替了玻璃,權且擋風。
問訊与憤怒
幸存者婁明在采訪中告訴記者,16日早7點多,他在早攤上馬虎地吃了早點,就打算回到新華區的父母家去。在電大街,他看到有20多輛軍車停在那里,才知道,除了他住的“棉一”被炸,這里也被炸了,而且被炸掉的也是一個單元樓。他的一個朋友則告訴他,棉七那里也出事了,但好像不是很嚴重。同一時刻,在棉三16號樓前也停了大約10輛武警的車。各种工具,包括掃帚、鏟子、簸箕……都放在那里,武警們坐在馬路邊上,每個人都戴著帆布手套。
而在棉一立交橋,8點多鐘時,吊車已經在五樓開始往外吊東西。樓側有一個哈爾濱人開的小飯店,女老板17日向記者回憶時,表情仍然很害怕–我看著警察抬出來一張床,床上、被子上都是血,都是血啊!
這种血腥而殘忍的場面勾起了一個電訊高潮,每個人都盡可能多地給親戚朋友打電話,主要是為了收到一個平安的信息。開美容院的姚女士到北京出差,整整一天她不停地接到電話,告訴她一定要小心。在從京返程的T517次車上,她正好坐在記者對面。火車上她接到女儿打過來的手机,女儿告訴她,路口都有警察檢查身份証,“媽媽,你千万不要跟他們發生爭執。”姚女士把女儿話重复給記者,說讓記者也有個心理准備。
這种場面讓很多人想起了去年“十-一”前后連續在石家庄紅樓加油站、人民影院、12路公共汽車上和北國商城里發生的系列爆炸案。于是有一种說法是,這次才是真的爆炸元凶,他用這种方式嘲笑這個社會。他們提出這种理由是:那些极具檔次的爆炸案顯然不是一個農民模樣的人就操作得了的,而這次,能在四個地點,在半個多小時內同時引爆,同樣需要很高超的技藝。
不同于去年的是,這次的爆炸引起了所有人的憤怒。被炸的大都是棉紡厂的職工宿舍,在石家庄這座輕紡工業城中,他們一直作為小戶人家過著最平凡日子,現在,連安穩地活著的權利也被奪走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