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夏菲爾國際出版公司去年10月出版了一本新書,書名叫《中共最新王牌武器》(作者“華盛”),這本384頁的新書,共分“中國最精良的武器駛過天安門”、“陸軍走向集團軍化”、“面向新世紀的中國海軍”、“空軍戰力大提升”、“第二炮兵八面威風”等五個章節。該書基本上是站在中國大陸或者海外親北京人士的立場,以例舉先進武器各种功能并配上彩色圖片,對解放軍軍事裝備進行“宣傳性”披露,雖然其內容很象是一本“解放軍先進武器手冊”,但字里行間情不自禁的流露出藉介紹解放軍新武器裝備,伸揚國威的民族主義情怀。正因為如此,這本書的出版有著某种代表性,特別是在96年解放軍在台灣海峽舉行試射飛彈的大規模軍事演習以后,隨著海峽兩岸關系的起伏,中國大陸和海外華人社區的書報雜志,爭相刊登与中國解放軍軍事裝備有關的軍事体裁作品,這似乎成了華文出版業的一种時髦,《中共最新王牌武器》似乎也是這种時髦的產物。
這些年來西方有一种關于“中國威脅論”的說法,在國際上引起很大的爭議,北京政府一邊激烈抨擊持這种觀點的人是居心叵測,有意妖魔化中國,并強調中國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加入WTO的談判中,堅持不肯以中國的經濟實力相稱的身份履行義務。然而在另一方面,北京又時時以領導第三世界的“大國”自居,非常高調的進行“大國外交”,尤其是在發展軍事現代化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在最近這次全國人大會議上,財政部長項怀誠在預算報告中透露,与日俱增的高科技武器發展以及為兩百五十万中國部隊官兵增加軍餉,今年國防開支增加百分之17.7(這將使中國官方的國防預算數字達到大約一百七十億美元,据專家估計實際數字還要向上調整一到兩倍)。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的國防支出就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這已經引起周邊國家地區的不安,對國際安全平衡投下了新的變數,這恰恰給“中國威脅論”者提供了強有力的論据。
按理說,冷戰已經結束,現在的世界潮流是和平發展,而且中國自身也有許多當務之急的問題,需要集中各方面的資源优先解決,例如芳林小學爆炸案所暴露出來的鄉村義務教育和童工等人權問題、在經濟發展中暴露出來的環境保護問題、在經濟結构調整中出現的大規模失業人口問題……但是中南海偏偏本末倒置,把錢用在“軍備競賽”上,要知道兵器乃凶器也,再先進也改變不了這一本質,這些“最新王牌武器”沾滿了人民的血汗,這种武器越是先進、越是夠“王牌”,對中國現代化發展的牽制就越大。所以,一個明智的執政者,与其大把花錢來炫耀“最新王牌武器”,不如踏踏實實的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
解放軍的武器裝備向來是嚴密封存的中國高級軍事机密,《中共最新王牌武器》這本書的可取之處是:向世人揭示了把這些秘密,同時也暴露了中共“槍杆子里面出政權”--靠槍杆子維持政權的本質,以及在和平時期炫耀武力的倒行逆施。
(轉自RF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