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2日訊】正在北京出席人大和政協會議的代表對中國社會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感到擔憂。美國之音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2000年對4万多個城鎮居民家庭收入情況的調查顯示,占總調查量百分之20的高收入者擁有百分之42.5的財富。
近几年來,農村居民的純收入增長幅度遠遠低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國務院總理朱熔基在關于第十個五年計划的報告中指出,農民和城鎮部份居民收入增長緩慢,收入差距拉大,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金人慶表示,收入差距問題不解決,會影響社會穩定,特別是經濟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蕭谷欣認為,造成分配不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改革還不到位。政協委員、經濟學家蕭灼基則指出,平均主義和收入差距擴大都是分配不公。
“兩會”代表建議盡快建立一套更加合理的分配制度,防止收入分配上的“兩极分化”趨勢。具体措施應當包括:規范社會分配秩序,加強對壟斷行業收入分配的監督和管理; 強化國家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職能,完善個人所得稅法,開征遺產稅;保護合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等等。還有一些“兩會”代表敦促政府加強對貧困群体的直接救助与扶持的力度,切實解決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解決因失業等問題導致的貧困。
*“失業保險” 待遇比“下崗”更差*
然而,從目前來看,就業机會的增長速度顯然低于失業人口的增加速度。目前,中國有1千2百万人失業,估計國有企業改革每年會新增加8百万失業人口,今后5年,中國的失業人口將增加到5千2百万。國務院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左己表示,十五期間將會有4千万個新的就業机會,中國的失業率將保持在百分之5左右。但是即使未來几年能夠實現這個目標,中國的失業大軍仍然會有上千万人之多。
在沒有完備的社會保障的情況下,中國政府關于廢棄“下崗”制度、以“失業保險”制度取代“下崗”的計划將使這些人面臨更大的困境。据報道,“下崗”轉為“失業”,職工的待遇會變得更差,職工“下崗”領取的基本生活費高于失業救濟金。從時間上來說,職工可以保有“下崗”身份3年,而“失業”救濟金只能領取兩年。另外,兩者享受的醫療保險金額也有很大差异。
中國國務院原來提出的改革方案要求用3年左右的時間,有步驟地完成由“下崗”向“失業保險”并軌。由于考慮到職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轉軌的整体社會保障配套措施尚未完備,朱熔基在這屆人大會議的報告中指出,推遲下崗向失業保險并軌。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官員解釋說,3年左右時間完成并軌是一項原則性規定,但從各省區上報的規划來看,并軌時間最晚可能在2004年年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