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8日訊】正在召開的日本國會上,日本各政党的朝野論戰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高潮。然而,新年度的財政預算案能否順利通過則是森喜朗首相最為關心的一件事情。
在新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日本防衛廳提出的預算。在總額為4兆9553億日元的預算中,約有7670億日元被防衛廳列為增購武器裝備用經費。為了能得到財政部門的批准,防衛廳在解釋增購飛机、戰艦的理由時牽強附會地使用了“人道主義”、“救災” 等字眼。
在申請預算的理由中,針對爭議最為激烈的購置“空中加油机”、 “補給艦”和“裝甲車”的事項,防衛廳還特別強調了空中加油机是用來向海外提供人道主義援助,補給艦、裝甲車是用于充實強化自衛隊的救災搶險能力的“理由”。防衛廳方面稱,“空中加油机實際上是作為運輸机來使用的,這樣可以增加飛机的飛行距离,也可用于海外援助等國際合作活動。”同時,在飛机的叫法上也由原來的“空中加油机”改為“空中加油‧運輸机”。
眾所周知,空中加油机的主要用途是在戰爭中為轟炸机和戰斗机實現空中加油,補充燃料,以擴大飛机的飛行半徑和作戰范圍。再者,空中加油机的基本机体是燃料箱,其結构与擁有巨大机艙的運輸机相差甚遠。如果按防衛廳的說法作為運輸机來用的話,恐怕日本的“空中加油‧運輸机”屆時就連一台普通救護車也裝不進去。
“補給艦”是用來為遠洋的戰船補充燃料和淡水的。最簡單地說,補給艦的活動范圍充其量也不過是在海洋、河流和港灣之中。如果受災地區是在內陸地區時,用補給艦為受災地區運送救災物資,确實是 “鞭長莫及”,補給艦也只好“望洋興嘆”了。裝甲車确确實實可以用來搶險救災,但是在預算中,每台裝甲車的造价約為3000多万日元,可能會相當于數台卡車的費用。在實際救災中,卡車應該比裝甲車更為實用。那么,為何不用購置裝甲車的費用來多購一些更為實用的卡車呢?
日本防衛廳的一名干部一語道破了其中的“玄机”,“救災搶險、實行人道主義援助只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功能,武器還是為戰爭准備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