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6日訊】上周末,當陳魯豫赶赴复旦大學開新聞專題的講座時,在短短90分鐘內,竟然連續讀錯四個字,令在場的擁躉們頗感意外。
据青年報報道,在這場講座中,應邀來滬的陳魯豫始終保持著謙遜的笑容,為同學們回溯了自己的星路歷程,并以親身的体驗和同學們共同探討了有關新聞真實、新聞競爭、新聞的敬業精神等多個話題。頗為丰富的閱歷,加上絕對職業的語速和主持人固有的幽默,讓講座始終伴有雷鳴般的掌聲以及開怀的笑聲。可就當講座結束,主辦方請在座的媒体以及同學自由發問時,令陳魯豫尷尬的一幕出現了。
一位复旦在校生站起來,毫不留情面地為這位著名的新聞從業人員提出了以下的失誤:“你在剛才的演講中,一共有三處念錯字。你把一剎(cha)那中的‘剎’字讀成了‘霎’音;把角(jue)逐的‘角’字讀成了‘腳’音;而在讀褒獎一詞時,‘褒’字應該讀一聲的,你卻讀成了三聲。”
面對突如其來的質疑,陳魯豫的語速有點被打亂,忙不迭地感謝這位同學,并迅速承認了失誤。但是,在接下去的交流中,她將“提綱挈領”的“挈”字錯讀成“棄”音,好在這次她似乎意識到了問題,并主動向台下的這位同學核實發音。
時逢內地新聞主持人考核普通話的浪尖上,面對陳魯豫的表現,場下的同學們自然不肯放棄這個机會。又有一位同學向陳魯豫發難道:“現在內地的主持人都要進行統一的普通話考試,而只有通過了才能持証上崗,不知你對此作何想法?”
“早就听說有這樣的考試,我和鳳凰台的几個同事還暗自慶幸,因為如果讓我們考一定夠嗆。”回想起剛才的表現,陳魯豫已不敢大話,可接下去的一番話更像是在為自己辯解一些什么:“不過主持人念錯字很正常,我認為主持人最重要的是口齒清晰。至于這樣的一种考核,我想沒必要去討論合理不合理,因為這已經成為必須遵守的游戲規則……”
在此次采訪后,青年報記者專門就陳魯豫讀錯的四個字翻閱了《新華字典》,并請教了華東師范大學語言學教授朱川女士。朱川在認真核實后,認為那位指出陳魯豫錯誤的大學生完全正确。
另外,据本地廣電系統有關主持人普通話的細則規定,像陳魯豫這樣的錯誤頻率,在上海,一月內將不得不面對下崗再培訓的現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