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5日訊】 网路泡沫破滅和科技股重挫,使得部分市場人士被過度悲觀的气氛影響,陷入了瞎子摸象的迷思,無法看清整体經濟的情況。
据經濟日報報道,美國网路業的倒店風,創造了大批失業人口,許多人因而惊恐失業率將竄高。事實上,科技業這波健康的淘汰不見得會拖垮整体經濟,那些一夕失業的紙上百万新貴,可以輕易地轉換跑道重新開始。企業減少資訊科技投資,相對地,實体投資的資金便會增加。如果消費者不再購買個人電腦,就會有更多錢去購買低科技的產品。
不只那些网路末日論者盲目地恐懼,就連專注於消費者信心的專家也犯了同樣錯誤。密西根大學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上波經濟衰退期的水准;標准普爾500种股票指數(S&P500)也從去年3月24日的高點,重挫了18%。但實際情況,卻不如數字顯示的那麼糟。
標准普爾分析師巴斯(Roger Bos)研究500种指數成分股內425檔舊經濟類股和75檔經濟類股的表現,發現從去年3月24日到今年2月23日(周五)收盤為止,新經濟類股重挫52.1%,75檔股票只有6檔股价上漲。相對地,同期425檔舊經濟類股平均成長6.7%,共有288檔股票上漲,129檔個股下跌,8檔股价持平。
經濟學家班德利(Jason Benderly)長期追蹤九項反映美國消費者信心的變因,其中一項便是密西根大學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他發現過去六次衰退期發生前,悲觀气氛壓倒性地涌現,導致整体讀數跌入負向。但一直到今年2月為止,整体數据仍然呈現+0.35。可見消費者嘴上表示悲觀,實際情況卻是另一回事。
另一方面,美國住屋銷售依然強勁,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的房貸指數顯示申請數量還會增加,加上實際薪資大幅成長,及聯邦准備理事會積极降息,市場信心還能降到多低?
不論消費者信心多麼低落,經濟衰退都是必經的循環過程。但根据以上种种數据判斷,看空的分析師和專家似乎言之過早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