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人才奔武漢“光谷”

標籤:

【大紀元2月23日訊】 “武漢‧中國光谷”品牌已成為一個吸引人才的強磁場,各類人才聚集速度加快。据“光谷”辦統計,去年新增各類專業人才6000多人,人才的層次和數量較往年增長明顯。

据長江日報報導,武漢建“光谷”的消息傳開后,海外留學人員反應強烈。去年,武漢海外學子創業園接納70多名海外學子,創辦企業49家。在前不久結束的第三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人才交流大會上,50多名留學人員与“光谷”建立聯系。

据報導,武漢地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和教授是建設“光谷”的重要力量。去年,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轉制,一批專家學者進入“光谷”創業。与此同時,長飛、東湖高新、華工科技等企業建立了博士后產業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充分利用和調配智力資源优勢。目前,在“光谷”從事科研、技術開發的高層次人才中,有近200人具有博士學位。

“光谷”建設的全面展開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机遇,它們把吸納人才作為發展戰略。去年“光谷”各類企業接收調配畢業生3000多人。适普軟件、精倫電子等一批企業還從國外引進了留學博士。去年下半年,華工科技、烽火通信、凱迪電力、長飛光纖、楚天激光等企業主動出擊,到上海、北京、西安、南京等地名牌高校吸納畢業生。

“光谷”优惠的政策、优厚的待遇、寬松的環境、良好的創業氛圍以及可供選擇的就業机會是吸引人才的關鍵。前几年從武漢流出去的人才出現了回流的趨勢,去年從外地回流到“光谷”的各類人才在1000人以上。


    相關文章
    

  • 引進超導科技 可解決台灣缺電問題 (2/21/2001)    
  • 張藝謀≠救命稻草 (2/21/2001)    
  • 中國“春蕾計划”救助失學女童百万 (2/20/2001)    
  • 張俊雄提八政策振興經濟 (2/20/2001)    
  • 朱噷基吹響“科技創新”的進軍號 (2/19/2001)    
  • 廣州——高新科技產業“創業樂土” (2/18/2001)    
  • 北京招聘廣告夸大其詞 引發万名求職者火爆抗議 (2/18/2001)    
  • 863計划年輕專家已接近半數 (2/15/2001)    
  • 大陸戶口制度開始變化有助于人才流動 (2/15/2001)    
  • 曾蔭權掌政務司今揭盅 (2/14/2001)    
  • 北京出台优惠政策 軟件人才進京不再難 (2/14/2001)    
  • 歐盟主席稱:歐盟缺少160万技術人才,需要移民 (2/13/2001)    
  • 跨國公司亞太基地 香港為王 (2/7/2001)    
  • 中國未來10年特需的14類人才 (2/7/2001)    
  • 偷渡客:我在泰國做“人妖” (2/5/2001)    
  • 教育專家談新世紀教育的人才標准 (2/4/2001)    
  • 中國首家IP寬帶网上人才市場正式運作 (2/4/2001)    
  • 國家近日出台吸引留學人員回國新政策 (2/3/2001)    
  • 中宏保險贈大學生50万元設立慈善基金 (2/1/2001)    
  • 深圳吸引人才新舉策 (1/31/2001)
  • 相關新聞
    深圳吸引人才新舉策
    中宏保險贈大學生50万元設立慈善基金
    國家近日出台吸引留學人員回國新政策
    中國首家IP寬帶网上人才市場正式運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