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走進影院的五個原因

人氣 1
標籤:

從去年起,人們對電影大片所能創造的票房已經不再抱有什么希望了。在近期,《小雞快跑》票房与預期有較大距离的報道和成龍《特務迷城》受冷落似乎又在預示著今年大片的市場命運。成龍不再能創造票房神話,那么,三個“霹靂嬌娃”行嗎?接下來的其他大片行嗎?回答肯定是悲觀的,因為,人們已經有了許多原因不再走進影院了。

  原因一:漫長的等待

  在目前的資訊條件下,海外大片在未上映前早就能通過种种渠道吊起觀眾的胃口,中國觀眾也不例外。事實上,現在的海外影片比它最初引進時更受關注,聚集了更多的愛好者。但國內選片和播映上的滯后使大量影迷不再選擇影院。在這种情況之下,盜版VCD迅速占据了這一空間。影迷成了碟迷。

  原因二:盜版VCD的流行

  在國外,引進大片的時間有時比我們還慢,但觀眾除了耐心等待外也別無它途。而在國內,盜版VCD顯現出了极快的效率和极大的市場占有率。一部好萊塢大片,上市一周之后就能在街上買到盜版VCD。盡管無法統計,但是我們絕對可以說,盜版VCD對電影市場的打擊一點不亞于盜版音帶對流行音樂市場的打擊。兩者的特點都是一樣的:打擊絕對是致命的。VCD是電視之后引起文化市場變革的又一家電產品。它不得不留情地掠奪電影資源,同時也在致命地降低人們欣賞作品時的品質感。

  原因三:缺乏對電影品質的要求

  在國外,影片的制作水平、特效、音響等等受到廣泛重視。制作方不斷創新以滿足觀眾的需求。而觀眾也不斷為電影中所創造的視覺、听覺美感和新奇的技術手段所吸引。而在國內,大部分觀眾似乎只滿足于“先睹為快”。盡管VCD在很大程度上是質量不高的“槍版”,但還是沒有多少觀眾會在看完VCD之后再去影院看一遍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媒体、電影人一直在強調電影大銀幕的魅力,但一直收效甚微。DVD流行之后,這一問題又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原因四:沒有故事的電影

  從2000年起,似乎所有大片都喪失了講故事的能力,角色魅力也很難找到。《碟中諜2》、《特務迷城》、《霹靂天使》的劇情簡單到了弱智水平;《角斗士》被稱為史詩性的大片,但其編劇水平卻很一般;在劇情、人物方面不盡如人意的還有李安的《臥虎藏龍》等。在去年的大片中,似乎只有王家衛的《花樣年華》能滿足觀眾情感方面的需求。當電影過多地依靠視覺、听覺的生理衝擊力時,這种電影已經偏离了電影藝術的方向。

  原因五:不具備競爭力的票价

  電影票价問題是去年電影市場最大的熱點。人們普遍認為,目前的電影票价不合理。此外,電影票价高于盜版VCD也使電影院在价格競爭上敗北。

  不幸的是,人們不再走進影院是由這几個原因相互交叉影響造成的。所以,想要扭轉這种已成慣性的行為,所要采取的措施也必須是全面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思路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摘自:北京晚報)

相關新聞
納豆依依5月辦婚禮  好友阿Ken、安心亞將出席
郭靜練拳擊為演唱會備戰 探望街貓成生活日常
夢工廠推出新動畫 《鞋貓2》導演執導 明年上映
美日兩部《哥吉拉》續集今年開拍 侏羅紀演員參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