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1日電】常昊和李昌鎬之爭,是官子之爭。常昊對李昌鎬,不是棋不如人,而是“气”不如人。官子是圍棋的基本術語。“你不懂官子”,等于罵這個人不會下棋。官子功夫,是一种基本功。但常昊不是棋盤上官子差多少,而是棋外的“官子”比不上李昌鎬。
在中國圍棋隊,常昊是“神童”出身,早就被藤澤秀行看好前程。他還是隊里刻苦用功的楷模。在這兩者上,常昊絕不亞于李昌鎬。為何還是屢屢斗不過李昌鎬?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其實還可以問一句:為何人家能出一個李世石,咱們的羅洗河、劉菁們只配玩网站?
筆者覺得,不是常昊們在圍棋的認識上如何如何落后,而是他們骨子里的某种因素在作怪。圍棋的每一步都是選擇,棋如其人,什么性格的人便會做什么樣的選擇,而胜負往往取決于關鍵的几步,我們的棋手与韓國棋手的差距常常就在這關鍵的几步。關鍵深刻“气”不如人,是中國棋手的通病。
中國圍棋的“大面積”落后,不是因為中國圍棋隊的教育和管理有誤,而是中國全社會教育釀成的惡果。韓國男孩子普遍表現出硬气和殺气,是人家民族教育的結果,而我們的孩子普遍是懶軟散,歸納起來就是平時我們自己都不滿意的“獨生子女現象”,說到底是我們的教育陷入了誤區。
性格決定選擇,性格決定命運,性格便無法不決定棋的輸贏。中國圍棋,實在應該在性格教育上加強“官子”功夫。
摘自《世界体育周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