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所有的病根都集中在一級市場,全世界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一級市場。你到哪里去找只賺不賠的股票市場?唯獨中國股市上有,這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國特產。
股市惡瘤的滋生地
到2001年2月,在一級市場上駐留的認購新股的資金多達6200億元Χ而在二級市場上交易的資金每天只有100多億元?,這批數量惊人的資金,如蠅逐臭地在一級市場上追逐著毫無風險的高額利潤。單看這個數字你就可以明白如下三個問題:
1. 几年來的新股發行方式改革宣告失敗。新股發行方式的改革任重而道遠。
2. 新股發行中的暴利和腐敗狀況更加惡化。
3. 中國股市的不公平競爭更加嚴重。
從1999年一級市場冒出來的所謂“戰略投資者”,被股民們戲稱為“占掠偷資人”。
只要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國股市就不可能健康發展。試想,一個假球成風的球市能興旺發達嗎?一個缺少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環境的股市,甚至連游戲規則都不公平的股市,能是一個健康向上的股市嗎?一級市場造成的不公平競爭給股市埋下了惡瘤的种子。
二級市場上,5000万戶中國股民在高風險的市場上艱難趔趄,在鯊魚成群的水域里冒死泅渡,可一級市場上“占掠偷資人”是毫無風險的,連交易稅都不用繳,用鏟土机把錢朝大卡車上裝。
說2000年的中國股市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大牛市,從股指上看,沒錯,漲幅高達50%,可仔細一分析,壓根儿不是那么回事。据証券机构統計的數字,2000年,在股市上賺了錢的股民僅40%,持平的20%,賠了錢的40%,充其量不過是個平衡市。
那么誰賺了錢?
一級市場上的大資金,穩穩當當地賺了錢。有人曾仔細地為他們算過賬,平均收益率前几年在45%左右,如今低了點,可也還在20%上下。這樣的收益率,有几家上市公司能做到?難怪那么多上市公司都把從股市募集到的資金,又拿到股市上去認購新股。這樣好的買賣,全世界能找到第二家嗎?你去查查証券公司的賬,他們大都靠在一級市場上賺錢。
要解決一、二級市場的剪刀差,實際上也很簡單,取消法人股配售,把所有的新股都交給二級市場去申購,讓支撐股市的股民們得到這份收益,這才是公平的。這才体現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抬高市盈率的罪魁禍首
說中國股市的市盈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世界上沒有哪一個股市的市盈率會如此之高,此語不謬。不用去跟歐美股市去比,把中國自己的A股和B股比一比,就一目了然了。同一只股票,A股和B股股价相差几十倍!十几塊錢的A股,到B股市場上只值几毛錢。說A、B 股市場要合并,怎么個合并法?是讓B股上漲几十倍,還是讓A股下跌几十倍?別說讓A股下跌几十倍,讓A股下跌一倍,就會讓股民百分之百受不得了。
中國股市的市盈率是世界上最高的,這話我們早已耳熟能詳,說得我們的耳朵快磨出茧子了。這話是庄家們“做空”的銳利武器,是庄家們屠殺散戶的貧鈾彈。庄家們吃散戶,靠的就是“做空”。這本事只有庄家才有,散戶就是想“做空”,做得了嗎?
正是這种被官方輿論認可的觀點兙給中國股市帶來了一次又一次巨大的災難。
如果我們反問一句:如此之高的市盈率是怎么形成的?如此之高的市盈率是怎么抬上去的?深究過嗎?是二級市場造成的嗎?
如果按照以上的觀點兙中國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應定在10~20倍之間兙或更低。現在, 2000年2月,雖經歷了兩次大跌,股指已跌去近200點,跌去10%,靜態市盈率仍在40~ 50倍左右。唯有跌到10~20倍,中國股市才能与世界同步,才能与世界接軌。那就意味著中國股市所有的股票都應跌破其發行价兙甚至跌破其面值!若真如此兙中國股市還能存在嗎?中國股市的股民們,能不聞風而逃嗎?
中國股市前几年新股上网發行的市盈率,就在14.5~18倍之間兙新股發行中簽率在 0.5%左右兙上市首日開盤价一般在上网發行价100%以上,也就是說兙其上市時首日市盈率就在30~40倍左右兙如果將其法定市盈率定位在10~20倍,不要說二級市場兙就是一級市場還能存在嗎?
盡管新股發行的市盈率從原來的14倍提高了許多倍,竟有高達88倍的,可承銷商們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市首日的開盤价仍高達160%!大家都以為一級市場定价16元的 “波導股份”,其開盤价絕難達到30元,可它竟開在39元!
讓人痛感中國股市應該把檢察院請進來了。真的無法無天!若在美國,承銷商早進了聯邦調查局,接受調查了。
誰在瘋狂炒作新股
据吉林通海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6月30日對其新股發行情況的公告稱:每股發行价16.88元。全面攤薄后的市盈率高達61.83倍? 比目前中國股市平均市盈率高出10 個倍數點。創出了中國股市新股發行的歷史天价。
閱讀這樣的公告,不能不讓人發怵:這樣的市盈率天价,二級市場怎么炒?遭遇如此瘋狂的一級市場,還有二級市場的活頭嗎?
創出這一新紀錄的是華夏基金管理公司的興和、興華基金,以及博時基金管理公司的裕隆、裕元、裕華基金,以上兩家基金管理公司以“占掠偷資人”身份預約申購2640万股,報价在18-18.99元之間,申購市盈率接近70倍。
通海高科此次申請發行新股1億股,其中向法人投資者配售7500万股,為1999年9月新股發行引入法人投資者以來的歷史新高。這种狀況是很不正常的。這些股票將被這些基金持有18個月,可以看到基金管理人在這些新股上押上的賭注有多大。
通海高科上市后,其股价若有點良心,只上漲一倍,按33.76元,基金所配5950万股將獲利超過10億元以上!
听到机构大戶們如此在一級市場賺錢,5000万散戶們作何感想呢?
讓人吃惊的是在新股的發行市盈率節節攀升的情況下,新股的獲利空間不但沒有縮小,還在直線上升!
讓我們來看看新股上市首日的瘋狂表現:
5月29日上市的“安泰科技”首日上漲185.51%,“絲綢股份” 首日上漲215.55%, “中科三環” 首日上漲更讓人瞠目結舌,漲幅高達469.07%。去年6月8日這天,深滬兩市共有4只股票組成集團上市,大家都想,又适逢大盤走弱,可能開价不會太高,誰知“華工科技”竟收于57.35元,漲幅高達310.23%!
世紀之交,中國股市終于上演了中科系的股票惊心動魄的大跳水,觀賞這樣的大跳水,比新年文藝晚會精彩多了,比奧運會的跳水都賞心悅目。
中科系的“庄家”真應了股市上流行的一句俏皮話:辛辛苦苦兙做成棺材一頭翹兙看看沒人躺兙只好自已躺進去!
上市黑幕
中國股市首席顧問梁定邦先生,在回顧2000年的中國股市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時說,他最看重的是發生在世紀末的一場官司:有家申請上市未被批准的公司狀告中國証監會,而証監會敗訴的案件。
這的确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案件,它是中國民主与法制建設史上的一個偉大的里程碑,象征著國家權力的中國証監會也會敗訴!這是在上個世紀能想像的事嗎?繼中國足協敗訴之后,又有行業性國家權力机构敗訴。不僅如此,此案還為實行了十年的行政審批制划上了句號。
說到這里,我們不能不談談震動中國股市的“康賽黑幕”,因為這個案件揭開了股份制公司上市中行政審批制的惊心動魄的黑暗与腐敗。卷入此案的党政官員多達一百多人,其中的顯赫政要有湖北省副省長孟慶平,黃石市市委書記陳家杰,黃石市建行行長王建華等。縱觀此案,我們能不為中國股市深深地憂慮嗎?中國股市上流行的《新股歌》是:“一年优,二年虧,三年ST”。如此可怕的新股還少嗎?
1999年4月,康賽集團東窗事發,董事長童施建、總經理張建萍雙雙被抓捕歸案,這家曾以業績0.80元而赫赫鼎盛的績优股,終于露出連續三年虧損,累計虧損高達1.6億元的廬山真面。
那么,經營如此惡劣的一家私人小厂,又如何成為一家堂堂的中國股市的上市公司呢?再一查,查出了大腐敗。前國家經貿委副主任徐鵬航、前紡織工業部部長吳文英,出面為康賽集團包裝策划,修路搭橋。有如此大權在握的人物幫忙,又何愁所謀不成?
當然,忙不是白幫的,徐鵬航持有的12.5万股康賽股票,上市后,1元買進的面值6.37 元內部職工股,由康賽集團以每股10元的价格收回,徐鵬航淨賺113万元。而吳的親屬用同樣的手法,淨賺89万元。
該股上市首日開盤价為11元,曾被炒至30元。進入了高价績优股之列。
然而如此上市的,又何止“康賽”一家?《証券法》明文規定,凡是用虛假手段取得上市的公司,應取消上市資格。法規是有了,但至今也沒見有誰退市,《証券法》如同裝飾品一樣“好看不中用”。制度的腐敗才是最可怕的!
這就難怪梁定邦先生會如此看重那樁申請上市的公司狀告中國証監會的案件了。而申請上市的公司,敢于狀告中國証監會,真是中國股市之福。
我們該不該徹底地清查清查,那些大小政府官員手中握有的來源可疑的原始股?以面值購買的原始股,与收受賄賂有什么兩樣?
讓我們稍感欣慰的是,中國股市的上市規則,終于由行政審批制改成了核准制。
可惡的高价增發新股
世紀之交的中國股市一級市場真的是好戲連台。2000年12月,一大批增發新股的上市公司,增發的新股還沒來得及上市,“晨鳴紙業”、“清華同方”、“西飛國際”、“魯泰股份” 就紛紛跌破發行价,股民們再次被愚弄、被洗劫了一回。
“清華同方”可說是信譽卓著的高科技股,可在此次增發新股中,卻扮演了最丑陋的角色。
“清華同方”以每股46元的高价增發新股,此次增發的新股,從股市抽走9億多元資金。也就是說,該公司從這台提款机里,一把就提走了得用10吨大卡車才能裝下的一筆巨款,可給股民們帶來的卻是血本無歸!
不僅增發的新股沒几天就跌破了發行价,使所有“獲得配售”的股民深套其中,而在其增發新股時,發表在權威的証券媒体上的一家証券公司的研究報告說,“清華同方”的价位不久就可以見到70元!可到了2001年2月9日,我們所看到的竟是這樣的現實:“清華同方”竟然跌到了34.80元。還不到那家証券公司預告的一半,我們還能善良地認為:這不是惡意的誤導嗎?
其實這件事又一次驗証了筆者反复闡明的一個觀點:由証券公司壟斷媒体對股市的評論,這本身就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只要這种狀況不打破,對股市的評論就永無公正、誠實、信用可言。
擔憂与希望
說句心里話,我們對2001年的中國股市充滿了擔憂,又充滿了希望。盡管2001年的中國股市有那么多的“利空”在前邊一站一站地等著我們,今年的股市年線很可能拉出根大陰線,但我們相信,中國不可以沒有股市,而且中國股市的規模還太小太小。
發展是硬道理。
就憑這個,中國股市都必須別無選擇地走“牛”。
在掃黑這件事上,我們現在畢竟可以直面黑暗,而且中國証監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剛毅,在堅決地掃除黑暗的死角。
我們說這些激憤而無奈的話,是因為我們太寵愛中國股市。
(轉自《中國經營報》)
相關文章
- 中國經營報: 什么是中國股市的本來面目 (2/18/2001)
- 中國股市:B股周五上漲不足以表明開始反彈 (2/18/2001)
- 深滬窄幅整理 交投沉悶 (2/14/2001)
- 深滬收盤變動不大 觀望气氛依然濃厚 (2/12/2001)
- 朱熔基再掌金融 (2/11/2001)
- 中國股市頭號操縱者 股海翻船 (2/10/2001)
- 神秘人物操縱中國股市 (2/10/2001)
- 深滬綜指收盤雙雙下挫逾2% (2/5/2001)
- 中國股市潛在的四大戰略性危机問題 (1/17/2001)
- 匯丰銀行:現在是投資B股的机會 (1/17/2001)
- 牛長熊短 7個月創歷史新高 中國大陸股市2000年表現不凡 (1/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