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游學上海后有意向中國看齊

標籤:

【大紀元2月14日訊】据美國之音報導,北韓看來准備著手進行經濟改革,并且變得比較開放。

這個貧窮的共產党國家的領導人金正日1月中旬出人意料地訪問了中國的一些工業城市。北韓媒体也大量報道金正日訪問中國的消息。這是金正日在不到八個月內第二次秘密訪問中國。1月14號的訪問最初看起來只是金正日在北京跟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等高層官員繼續舉行會談。但是后來韓國觀察人士吃惊地獲悉,金正日的日程還包括對上海的三天訪問。熱鬧的南方港口城市上海已經成為中國繁榮的市場經濟的中心。金正日1月20號返回平壤兩天后,北韓官方電視台和電台開始報道金正日訪問上海股票交易所和一些工業設施的消息。電視畫面上顯示金正日參觀上海地下鐵,跟市民交談,訪問擁有各种現代家用電器的中國工人家庭,等等。這些畫面跟北韓人的生活形成強烈的對比。大部份北韓人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北韓經濟由于計划失誤和連年遭受自然災害受到嚴重的破坏。据北韓自己的估計,在90年代中期,北韓全國有22万人死于飢荒或是跟飢餓有關的疾病。韓國專家大都認為金正日的上海之行及媒体的大量報道都是精心策划的,目的是要以中國為榜樣,為北韓即將到來的經濟改革作准備。

希望抄襲中國發展模式走出經濟困境

漢克.莫里斯是位于漢城的工業研究和咨詢公司的負責人。他說:金正日認為中國是個榜樣,他看到中國過去20年的發展模式。這是自然的,因為控制中國的仍然是一個非常集權主義的政府。我相信北京和平壤就中國支持北韓經濟發展問題進行了大量談判。因為金正日并不認為韓國人、美國人和日本人會資助北韓的經濟改革。莫里斯說, 由于有些爭議遲遲解決不了,北韓對于大幅度改善跟美國或日本的關系猶豫不決;北韓也因此無法從美日獲得大量援助。雖然南北韓去年六月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首腦會談,雙邊關系擺脫僵局,但金正日知道韓國目前并不能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今年韓國經濟出現衰退,難以想像在這种 情況下韓國會大力幫助北韓。讓我們看看韓國政治,除非北韓方面有重大回報,韓國政界人士很難繼續提議向北韓提供大量援助。

漢城的外國銀行家協會的主席埃德華.卡來赫也認為,金正日希望討好北韓的長期政治盟友中國,把中國作為重要的經濟夥伴。但是他并不認為北韓會為了中國而把韓國、日本和美國推到一邊。對北韓的援助到目前大都來自韓國、日本和美國,而不是來自中國。韓國可能是對北韓投資的主要來源。現代公司已經在北韓投資了。其他一些韓國 公司也在商談在黃海沿海建立工業園區的問題。所以我認為,這只是一個過程的開始,北韓政府會逐步引進不同的工商業,允許更多外國人進入北韓。

許多專家怀疑北韓仿效中國市場經濟的做法能否成功。他們說, 中國經濟之所以迅速發展,是因為它有丰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外國投資前景。北韓只有兩千兩百万人,沒有中國那樣的條件。目前北韓的發電厂甚至不能滿足路燈的供電,更不要說有足夠的電力供應工厂了。北韓每年的貿易額還不及韓國首都漢城兩天的貿易額。

相關新聞
鮑威爾:就業仍穩定 美聯儲暫不干預市場
日本3月出口增3.9% 連續六個月增長
中共黨魁訪馬大肆封路 黃明志:假笑的敵人
美日首輪關稅會談 川普:取得重大進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