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1月28日訊】北京娛樂信報23日一篇長篇報道,揭露最近被媒介炒作的“中國女孩改寫牛津校史”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這件事本身并不足道,問題是這則“新聞”被媒體爭相炒作,差點又樹起一個“愛國主義”的典型,似乎找到了“中國人如何了不起”的又一活證据。
單就這則新聞而言,深一層說,我覺得是一种民族自卑感在作怪。就像自卑的人,總是表現出激烈、夸張和極端。
受導向控制的商業媒體,似乎只有兩种選擇:要么迎合權貴,充當喉舌,粉飾太平,羞羞答答,要么迎合市井俗閭的愛好,怎么熱鬧怎么搞。前者,自然表現出一付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准衙門”的樣子,后者則擺出一种媚俗做作、金錢奴隸的姿態。如果可能,最好把這兩种“迎合”結合起來,剛才提到的“新聞”正是其中一個范例,類似的“杰作”則不胜枚舉。
新聞的良心到哪里去了呢?新聞工作者的良心又到哪里去了呢?這不是危言聳听,上綱上線。一個媒體,如果不報道事實真相,或只報喜不報懮,甚至炮制虛假新聞愚弄百姓;一個新聞工作者,如果沒有一种責任感、一种使命感,缺乏尊重事實、揭露事實的勇气和良智,那么,何以在老百姓中建立信心和民主意識,連真實都得不到,更談不上作出正确的判斷了。
有不少人動輒把新聞中存在的种种問題歸咎于輿論導向的控制,我覺得,從新聞工作者的角度,這是一种推諉的托詞,根本在于是不是自己還有沒有良心和勇气。
問題與主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