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唐诗
约 52 条记录-
公元826年,在刘禹锡五十多岁的时候,他结束了长达二十三年的贬官生涯。在一次宴会上,刘禹锡对好友倾吐了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他说,自己在偏远...
-
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了什么情怀呢?是悼念亡妻,还是感时伤世,还是对国家政事的忧虑?或许这些感悟都包含在诗中。诗人正是想告诉大家:无论是...
-
在唐朝有这么一批文士,他们深入苦寒的边疆地区,在惊叹大漠异域风光的同时,也接受严酷的生活考验,在激烈的战事中不断成长。流露在他们笔下的...
-
在唐朝,有位正当壮年的诗人登上了依山傍水的鹳雀楼,他看到天上的夕阳挨着山峦渐渐落下,脚下的黄河向大海滚滚奔流。他极目远眺,想要看到千里之...
-
泰山是什么样呢?有位诗人这样形容,它苍翠挺拔,即使远在齐鲁古国的边境,仍然能够看到它的山色风光。诗人认为,造物主将各种美景汇集到泰山上...
-
如果要用一个声音来代表夏天,我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蝉声了。碧绿的树梢上,人们总能听到蝉连续不断的唧唧的鸣叫。有时候它很聒噪,吵得我们难以...
-
唐朝是诗歌的国度,以至于人们一说起诗歌,首先想到的就是“唐诗”。唐诗里有一大流派,叫“山水田园诗派”,其中最著名的诗人是王维和孟浩然,世...
-
朋友,在传统文化中被列为“五伦”之一,今天人们也常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真正的朋友,可以相伴一生,在患难中互相扶持,在生活中分享快乐...
-
【品读唐诗】名琴与神笔相遇 音乐竟成游记 2021/05/11生活中,我们常用成语“余音绕梁”、“天籁之音”形容一首曲子十分动听,但若要以具体的语句评价乐曲或讲述其意境,难度则非同小可,毕竟音乐比...
-
【品读唐诗】盛唐诗人遇见的月光 2020/01/21在诗歌的顶峰时期──唐朝,写月的名诗名句更是层出不穷,最常见的仍然是将明月作为传递相思的意象。其中有一首诗,在歌咏明月的同时,描绘出一幅...
-
人气: 53249
-
人气: 53102
-
【品读唐诗】熟悉而陌生的故乡 2020/01/14您知道大诗人李白的“诗仙”名号是怎么来的吗?据《本事诗》记载,李白来到京城长安,尚未成名,独自住在旅店里。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上门拜访...
-
【品读唐诗】唐诗里的拾穗者 2020/01/07法国的奥塞美术馆里,收藏着画家米勒的一幅著名的油画《拾穗者》。它创作于1857年,以《圣经》故事为蓝本,描绘了三位农妇在金黄色的麦田中拾...
-
【品读唐诗】一首创造汉语词汇的诗 2019/12/31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劳碌,晚上的时间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夜深人静时,您喜欢做些什么呢?是听一支轻音乐,读一本古典名著,还是为家人做一些手工...
-
【品读唐诗】愈挫愈见豪气 2019/12/26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刘皇叔刘备的身世都很熟悉了。因为他自我介绍时,总会说一句:我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位中山靖王,就是汉景帝的第七个儿...
-
【品读唐诗】美在解与不解之间 2019/12/18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本书,我们经历的每件事或者每个阶段,就是这部书中的一个片段或者一个章回。也许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不会太在意,但如果某...
-
【品读唐诗】把塞外雪比作梨花的奇诗 2019/12/11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几乎年年都能看到雪。皑皑冰雪,纯洁无瑕,不仅在寒冬妆点了大地,预示来年的丰收,还丰富了人们的户外活动。从古到今,有谁不...
-
咱们中华的传统文化,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说起,到三皇五帝创建文明,再到后来,有道家、佛家修炼文化的弘扬,几千年来,可以说我们在天地神明...
-
【品读唐诗】一首诗成就一座文化名楼 2019/11/27今天的人们在总结传统文化的时候,很喜欢做“四大”的概括,比如四大美女、四大发明、四大名著,不一而足。那么朋友们,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四大名...
-
当今的人们大多热衷旅游,借此来放松心情,增长见闻。不过大家想过没有,古代人对旅游的兴趣可不比现在人少。如果把李白、杜甫、苏轼等几位名人一...
-
【品读唐诗】被千年传诵的春日清晨 2019/10/29一千多年以前,一个平凡的春日的清晨,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扰乱了一个隐士的睡梦。隐士醒来后,没有空闲去责怪那喧闹的啼鸟,他第一个想到的,是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