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

  约 122 条记录
  • 大纪元
    沪上名医陈道隆(1903-1973年)经常仗义疏财,慷慨济困。他的案几上放着一块醒目的标牌“贫病不计”。每天留出30个名额,专门免费接待...
  • 大纪元
    名师高徒 2006/11/16
    张仲景从小跟随名医张伯祖学医。张伯祖既是他的老师,又是他的伯父,对他要求很严。张仲景白天随伯父给老百姓治病,晚上,在松明灯下刻苦攻读医书...
  • 大纪元
    民国年间,上海某富商患病,群医束手,以为不治。独有一位中医认为可救,处方数剂,竟告痊愈。富商很感激,出千元求章太炎先生为题一匾,借重以扬...
  • 大纪元
    范文甫,字文儒(公元1870-1936年),是近代浙江名医。为人性情豪爽,语多逞性,不拘小节,不畏权贵,自号古狂生,民间则称其“范大糊”...
  • 大纪元
    清朝名医傅青主,行医时碰到一对恩爱夫妻偶然发生口角,妻子十分伤心,从此病倒。丈夫懊悔不已,再三的赔不是,妻子的病情仍不见起色。
  • 大纪元
    位于黄山脚下的徽州,晋时又称新安郡。古老的徽州承载了太多文化的印迹,程朱理学、戴震朴学、徽派建筑、新安画派诉说着徽州文化昔日的辉煌,而新...
  • 大纪元
    传说,古时因为宫廷尊卑有序、男女有别,御医为娘娘、公主们看病,不能直接望、闻、问、切,只能用丝线一端固定在病人的脉搏上,御医通过丝线另一...
  • 大纪元
    据史载,清代藩宪向为京官,而清代京官没有多大实权,极想外任,所以藩宪听说要到苏州外任,暴喜而盲,急忙差人去请名医叶天士疗疾。叶了解他发病...
  • 大纪元
    旧时老中医带徒有四句话:“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这概括了一个有学养的中医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
  • 大纪元
    唐代文学家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首,其文《滕王阁序》古今流传,享誉文坛。传说王勃在为滕王阁作序的时候,与中药豆豉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 大纪元
    汪大顺,清•乾隆年间,安徽歙县人,父亲汪世渡、祖父汪元珣皆以医著名,家族世代相传,普济百姓疾苦,尤以汪大顺宫中救治皇母,成为新安医家中流...
  • 大纪元
    金庸大师的武侠世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各个范畴、各个方面,在他的小说中都得到了绝妙不俗的展示与表现,包括...
  • 大纪元
    时下正在台湾热播一部武侠剧《七剑下天山》,七剑中的精神领袖即是手持莫问剑的傅青主。这个人物的原型是明末清初一代侠医傅山,字青主。他在祖国...
  • 大纪元
    张从正,字子和,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是著名的金元四大医学派中“攻下派”的代表,精内、外、妇、儿诸科,著有《儒门事亲》十五卷...
  • 大纪元
    钱乙白天看了一天病人,晚上总算得了休闲,于是和好朋友聊天喝酒,菜是用钱乙妻子在河边挑来的野菜马兰头做的。忽然,远处传来了小孩嚎哭声,由远...
  • 大纪元
    名医-张锡纯 2006/09/25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先世原籍山东诸城,明初迁居直隶(今河北省)盐山边务里,遂为盐山人。家道小康,少时广泛涉猎经史子集...
  • 大纪元
    《伤寒来苏集》为清代医家柯琴撰著,包括《伤寒论注》4卷,《伤寒论翼》2卷,《伤寒附翼》2卷
  • 大纪元
    已57岁美国美容界名医Fredric Brandt今天访台举办“无龄世代”座谈会,他说,抗老必须养成健康饮食(吃抗氧化食品)及定期运动习...
  • 大纪元
    秦鸣鹤,里籍不详,生活于西元七世纪,曾与张文仲同为唐高宗侍医,医术精湛,针灸技术娴熟。时高宗苦风眩,头重目眩不能视,秦氏诊查后认为是风气...
  • 大纪元
    医缓与医和都是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 -- 前476年)同一时期内的秦国名医。他们称号中的“医”表示职业和头衔,“缓”与“和”分别是他...
  • 大纪元
    一五五一年李时珍因为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声名远播,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几年后,李时珍又被推荐到...
  • 大纪元
  • 大纪元
    街边儿饭可以不吃,因为油、盐儿是假的;假货可以不买,因为有欺骗或是诡诈;假烟可以不抽,假酒可以不喝,因为有碍健康;假药可以不吃,假医可以...
  • 大纪元
    曾为多位女星减肥、丰胸的林姓名医最近遭绑架勒赎,警方专案小组研判是树大招风,招来歹徒觊觎。对于连日来监控结果,最后仍让绑匪从容逃逸,警方...
  • 大纪元
    东汉初年(公元一世纪),有一位经常在涪水边捕鱼的老头子,当时的人们都不知道他的姓名和来历,就叫他“涪翁”。他向人们乞讨食物,看到有病的人...
  • 大纪元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公元682年[1]。他七岁开始读书,每天能记诵一千多字。在二十岁左右时,他就很善...
  • 古代名医 仓公传
    当时阳庆已经七十多岁了,没有儿子。他对仓公说:“完全抛弃你原来学过的方书吧,它们是不正确的。我有古代先贤流传下来的黄帝、扁鹊的脉书,五色...
  • 大纪元
    迄今为止,扁鹊是正史中有传记记载的最早医家。扁鹊之前当然还有许多卓越的医家,比如《黄帝内经》里记载的歧伯就是最著名的一个。这些医家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