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风暴:影响中国经济

4月12日(周三),沪深两市以绿盘报收。雄安新区概念股分化严重,虽有超过十股涨停,但有18只股跌停,另有5只股跌幅超9%,板块整体跌幅近3%。
近日,朱镕基前秘书李剑阁“大尺度”解码去年股灾原因,其中包括:去年一些官媒助涨市场狂热气氛;证监会政策尺度剧烈变化;证监会带着被监管对像去救市等。
值此第二季财报密集公布之际,全球跨国企业纷纷警告中国经济的放缓和中国股市近期的暴跌,已大幅冲击企业获利,成了经营者头疼的难题。
中共月初全力救市,不过令股市只是昙花一现般回稳。昨日A股即爆发大股灾,千股跌停,沪指收报3,725.56点跌8.48%,创8年来最大跌幅,也是A股历史上单日第二大跌幅,拖累港股重挫776点或3.1%,收报24,351。
7月21日晚,一则低调的港交所新闻公告引发外界关注。新华保险(1336)披露,公司董事刘乐飞辞去非执行董事职务。刘乐飞是中共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五、属江泽民派系的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之子。时值中共严查做空股市者的敏感时刻,刘乐飞“低调辞职”绝不简单。
大陆时评人士牛泪日前撰文表示中共内部之前对股市做过摸底,发现大陆股市五分之四的股票为散户投资者持有,中共希望利用股市这个平台拉动经济、刺激消费。但从目前股市的情况来看中共未必能如愿。
中国股市目前陷入持续下跌之中,虽然中共推出“国家级”救市措施但并不被外界看好。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大陆股市泡沫即将破裂,经济面临崩盘。
大陆股市爆发股灾,上证指数在过去三周持续下跌了30%,A股市值蒸发逾21万亿,引爆投资者信心危机。外媒关注A股泡沫破裂不能有效控制,中国经济面临崩盘。面对连串救市措施失效,中共当局在过去的周末传调集1.7万亿元人民币救市,5日晚再出重招,中证监宣布,中共央行将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中证金)提供流动性支持,以维护股市稳定,又传出中证金公司融资可达万亿。在市场弥漫...
(大纪元记者秦雨霏报导)在分析家描述为史无前例的经济局势下,中国股市指数目前像自由落体般下坠,恐慌在取代狂妄的信心。直到一个月之前,这种信心带领股市膨胀成一个随时爆裂的泡沫。
英国宏观经济学家加文•戴维斯7月1日表示,中国大陆经济目前面临股市泡沫、房地产市场见顶等3大难题,而在过去120年的全球经济史上,这个可怕的“三位一体”曾给许多经济体带来极其恶劣的后果。
美国经济学家纳瓦洛(Peter Navarro)星期一(6月29日)表示,中国经济成长的故事“基本上已经结束”,最近该国股市的重创反映出其“可怕的”基本面。
中国股市过去一年已经上涨了一倍还多,但最近的消费数据显示,股市暴涨并没有相应提升中国的消费,对中国一直萎靡不振的经济贡献不大。
《纽约时报》》6月15日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股市却一片繁荣、指数连创新高的现状表示奇怪,纽时表示这其中恐怕隐含着巨大的风险。
6月2日,中国股市再次上涨,沪指涨1.69%,逼近5000点,创业板更是向4000点冲击。大陆股市距离经济层面越行越远,股市的浮躁和泡沫还是令人警觉,有民众日前在网络转发文章提醒:每次股市大热都会有一场巨变。
(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疯狂的中国股市让猪都能飞起来。奄奄一息的地板制造商在改头换面之后股价飙升。科冕木业受到房地产下滑的冲击,于是将业务重点转向网络游戏并在三月份改名为天神娱乐公司。它的股价在短时间内翻番。外媒评论说,人们不知道中国股市的疯狂什么时候结束,但是一个急剧的调整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这样一个逆转将在中国经济划下一条长长的阴影。
(大纪元记者刘毅报导)5月26日,大陆沪指达到4910点。有金融人士表示在股市和实体经济相背离的情况下,中国股市最后不外乎有转换为更大的泡沫等3大结局。
中国股市周一连续第五天上涨,达到七年最高点。外媒评论说,但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仍然没有回升。经济学家在看空中国经济的未来。
中国的养老金回报率只有2%,经济学者郎咸平日前称,按照现在的通货膨胀率,等你30年退休以后只能拿到现在工资的40%,而美国因为有一个健全的股市,人们退休以后可以拿到相当于工作时薪水的119.7%。
(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综合报导)汇丰银行调查显示,中国五月份工厂活动连续三个月收缩,暗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持续疲软,需要增加政策支持。
4月20日,中共央行将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18.5%,有金融界人士认为,央行下调1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释放的流动性至少在1万亿(人民币,下同)以上,考虑额外多降的部分,释放流动性规模约1.5万亿,这是中国一季度经济形势正在加速下滑,经济形势“逼宫”所为。
(大纪元记者梁珍、贺诗成香港报道)继中国3月出口数据超预期下滑15%后,昨日中共官方公布首季GDP,亦如外界所料为7%,创6年以来新低,投资、消费、外贸全面回落,分析指,中国经济未来面临更大下行风险。与此同时,和经济数据相悖的中港股市狂热,引起香港监管当局担忧。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警告,内地投资者的决定与取向,会影响香港市场,呼吁投资者小心风险。
(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在政府去年打压房地产市场之后,中国投资者们蜂拥将他们的资金投入萎靡的股市。现在上海股市指数成为今年全亚洲第二,上升了28%。而唯一超过它的是深圳综合指数,飙升了54%。中国大陆的繁荣蔓延到香港,它的H股指数也上升了19%。
上周五(4月10日)上海综合指数收于4034.31点。这比年初上涨了24.7%。自从去年七月以来,上海股票飙升了97%。深圳股票同期飙升95.9%。科技公司一马当先,现在市盈率高达220倍。然而外媒将令人眩目的股市飙升称为中国经济死亡的嘶鸣。
近来,中共官方公布了一系列经济数据,这些数据纷纷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大幅下滑,如果再加上中国巨额的债务,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等,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有外媒声称,中国的大萧条或即将到来。
中国经济在2015年的预期表现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而鉴往知来,中国国家统计局于今年一月中下旬刚发布的数据,让外界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心里有了个底,那就是中国的2015年经济仍会持续疲软,而以北京的官方术语来说,也就是大家将必须适应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下行的“新常态”。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下滑到24年最低,中国2014年工厂盈利达到两年来最弱增长速度,凸显了经济面临的挑战。疲软的数据导致中国股市六天来首次下跌。
中共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的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率7.4%为24年来最低,19日沪深股市大崩盘跌7.7%,中港股市蒸发近3万亿港元市值;专家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将遇到更大困难,当中房地产泡沫、制造业倒闭潮以及大陆资金外逃,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高风险因素。
(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随着股票投资者和地方政府推动信贷激增,中国影子银行12月份卷土重来,凸显了央行试图重振增长而又不想加剧风险的挑战。
2014年,中国经济明显放缓,而中国经济呈现的“新常态”国际上看法不一,有观点认为,2015年中国经济将面临诸多问题,或有股市与实体经济背离等九大不确定性。
12月9日,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当天,中国A股遭遇了罕见的“黑色星期二”,上演了剧烈的过山车行情,大盘断崖式暴跌。沪指在午后逼近3100点创出四年新高后大幅跳水,接连失守3000点、2900点大关,创2009年8月3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共有约 71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在澳大利亚选战白热化之际,该国总理阿尔巴尼(Anthony Albanese)于周五(4月4日)宣布,如果工党政府赢得大选,誓将中国公司在该国北部租用的一个战略港口交回“澳大利亚人手中”。 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于2015年将为期99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