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容

在记录康熙帝言行的《康熙起居注》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皇上至德纯孝,奉事太皇太后三十余年,极四海九洲之养,尽一日三朝之礼,无一时不尽敬,无一事不竭诚。居则视膳于寝门,出则亲扶于雕辇。万机稍暇,则修温清之仪;千里时巡,恒驰络绎之使。此皇上事太皇太后于平日,诚自古帝王之未有也。”起居注官这段描写是对康熙帝秉承仁孝的如实写照。就连法国传教士白晋在写给法国国王路易十...
古人讲重德,尤其崇廉。古人讲的德,当时也是择官的重要标准,官吏廉正有德才能开创仁政盛世。唐太宗的用人不疑开创了“贞观盛世”的天朝显赫,而康熙帝也以用人不疑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大清基业。中国史上的两大帝王,均以“用人不疑”的诚信大义缔下了盛世的辉煌。
在中国古代,凡圣贤明君用人都恪守“用人不疑”的原则。因为用人妥当与否,关系到吏治民风和社稷安危,因此唐太宗李世民曾对魏徵说:“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勤;误用恶人,不善者竟进”。用人正德不仅利于经济安民,也裨益社稷清平。唐太宗重用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使得社稷上下政通人和,开创了天朝盛世的“贞观之治”;而康熙帝选官用人则以百姓公心为基准,为国为民辨识忠奸,舍弃...
纵观历史,要想在世间确立一种信仰并非易事。西方的基督教在它的传播过程中,经历了300多年的迫害。罗马帝王尼禄嫁祸基督徒,许多基督徒被投进斗兽赛场,被猛兽撕咬,或者被当成火把点燃焚烧。直到公元4世纪,随着君士坦丁皈依基督,基督教至此成为罗马的合法国教。经历国王、名士的支持,随在西方社会广传,基督信仰的文化体系由此确立。
翻阅古典文集时,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而且对我们现代来讲也很特别,那就是古人的淡定。风起云涌的朝代更替大事,古人用一个词“天意”来概括;对于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是非福祸,人们的思想简单到只用一句“因果报应”来表达。如此淡定的情绪,并不是出于人的冷漠,而是因为视野的宽宏,带来的一种必然。
皇甫容:康熙教子戒除妒嫉
“母亲”在人类社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她能赋予人们很多的诠释和内涵,充实心灵温暖人心。母爱之心也能源源不断的产生滋润的源泉,蕴养干涸的世界,却又不会求得任何的回报。母爱的无私,就像春蚕吐丝只有奉献,没有索取。无论一个人一生犯下多少过错,在母爱面前,都会得到母亲的宽恕和包容。不论一个人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论这个世界如何对待你,在母亲面前,你只有一个身份,而且...
神在清除地上的罪恶之前,会留给人足够的机会,使人能听到劝善的良言,会给人很多机会碰到劝善的人,也会留给世人足够的时间,在善恶中自选。当充分赋予的时间和机会,被人一次次推开时,那么最终的天谴就会降临。
几千年来,在神州大地留下了的令人惊叹的人文奇观,无论艺术创作,还是医学科技等领域,都出现超前的景象,也出现了许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许多奥秘。古人发明的天文历法、衡量制、九九乘法表、易经、针灸等等,让华夏子孙一用就是几千年。基于德的古代教育不仅超前,而且也具有远大的胸怀,令现代教育都难以望其项背。
《三国演义》中有段很经典的故事《草船借箭》。诸葛亮雄才大略,智慧超群,周瑜妒嫉他的才能,屡屡寻事欲以加害。不过诸葛亮神机妙算,一一破了周瑜的局。后来周瑜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却淡定的说“只消三日”,并立下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一心想杀诸葛亮的周瑜暗自窃喜,吩咐军中工匠不与其备齐造箭所需物具,故意拖延时间。
发生在尼泊尔的7.9级大地震,震得大地开裂、房屋倒塌、珠峰雪崩,也跨越国界,震动了西藏19个县区。这次强震导致死亡人数飙升至6100人。生命财产损失难以估算。生命瞬间逝去,家庭突然破碎,赖以生存的家园变成一片瓦砾废墟。眼前的一切让人欲哭无泪,巨大的伤痛难以化解。
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曾向他的弟子预言:当三千年一现的“优昙婆罗花” 在世间绽放时,就是“转轮圣王”下世传法度人的时日。释迦牟尼佛嘱咐众弟子,末法末劫时只有同化“转轮圣王”所传之法,才能得度。《圣经》故事讲到,当以色列复国时,就是上帝主持末日审判的前夕。以色列1948年复国,优昙婆罗花也于2005年在韩国的几座寺院绽放,至今现在很多国家都能看到优昙婆罗花绽...
在高智晟律师的著作《神与我们并肩作战》中,高律师讲到,当躲在阴暗角落的邪恶对他发出死亡的威胁时,他意识到:“使用武器不是枪支和刀棍,而是道德。”书中的序言提到,道德能战胜刀枪吗?也许人们很快就会看到结果。因为这是一个创造神话的时代。
想到一些现象觉的很特别。现实中,常听到人会得骨癌、肺癌、胃癌、肝癌等等,但还从未听说过,有谁得过“心癌”的。这一现象很耐人寻味。现代医学认为,心脏的特殊组成,没有“上皮组织”,加上心脏封闭的血液循环系统,以及癌症的特性,这些因素决定了心脏不容易罹患癌症。对于那些专业的医学术语,想必对平民,还有待于很长时间的认识和理解。不过,若从传统中医的角度看,解释现代医学...
人的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伤害。如果人们能像这颗榆树一样,默默的包容这些痛苦,伤害也会逐渐的成为生命成长的特殊养分。包容的心会使人从这些伤害中,获得额外稀有的财富,充实自我的身心。
古罗马时期,迫害基督徒长达三百多年,因迫害正信招致的天谴,致使四次大瘟疫降临罗马城,百姓在承受瘟疫带来的众多苦难后,随着罗马帝国的毁灭,对正信的迫害才逐渐停止。
阅读清廷康熙朝史籍的记载,有时像是站在一扇天窗,从一个新的角度洞观世事,君王若能像康熙大帝一样清正宽仁,帝国经济自然富庶,社稷疆土自然辽阔。史籍的字里行间流淌的至善盛德,使后人一览清正仁心育化之功的厚实,所以民心安定安居乐业、享国泰平盛世壮美。
权力和财富无法长久的保留和传承,但善良能够世代相传。……
据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个世纪50年代,在美国密歇根州比犹拉县附近的一个农场里,有位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就在庄园的一刻榆树上,箍了一个铁圈。
近来读史,常会读到爱不释手,似隔千年光阴,聆听圣贤,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平日言行,又多了几分端庄和恭敬。甚至连外出在无人之地,也常会回忆起史书的章节,与古昔对话时,心思也格外的谨慎,不觉欣喜“慎独”的妙处。
康熙帝自八岁登基,在他六十多年的勤政生涯中,他除去了专擅朝政的鳌拜、治理黄河疏通漕运、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喀尔丹、安抚蒙古、严惩沙俄、解除满汉纷争、统一台湾……由此开启了史上最长的“康乾盛世”,也使当时的中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这些功业赫赫累累,彪炳千古。康熙帝创下的千秋功业,不仅靠谋略,也和他平日戒除安逸,勤政修德息息相关。
回味康熙帝教子的系列故事时,常会被康熙帝无执的荡荡心胸所感。一代帝王拥有天下,富有四海,却不执于王权荣华,只希翼后世一心为民。境界宽仁,心胸浩荡,明明盛德于细微间流露字里行间。在读《庭训格言》时,康熙教子敬惜文字的故事,也格外生动。
中华文明被古人独到的视野,创下的辉煌绵延不断的延续着......
在清朝的皇家教育中,康熙帝特别推崇一些满族的礼节,比如冠帽要放置有序;吃东西不管多寡要与人分享;不要回顾斜视等。尽管这些礼节至细至微,但今天品来别有一番风味。
世界上会不会存在另一个你?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或许,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心理感应,感觉某个人和自己很像,简直就像自己的翻版,却又没有任何版权纠纷的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国度。
发自内心的“改过”,不是单纯的一念,而是真正的物质力量,所以能促使外在发生显着的变化。“改过”也不单指人有悔过迁善的愿望,而是实实在在的力。正是这股力,使国民免于瘟疫祸害,使王国免遭灭亡的危险。
善,这一个字能够牵出广阔的天地,能缔造出不同的世界,能开辟不同的天,能牵起不同的文明,能影响人世代的思想和行为。有他在,世界充满新生;失去他,世界就会走向败落和毁灭。他就像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超越一切物质的,衡定着权力的消长,富贵的兴衰。
脑中跳跃着火花,从这点零星的火花中,延续出广阔的天地。站在空旷的天地中,四处环望。
古代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是天官赐福的节日,百姓在上元节燃灯祈福平安吉祥。古时,人们于元夕之夜放烟火、猜灯谜、吃汤圆。唐代时,上元节的灯会上,还会出现乐舞、百戏等众多的表演,人们在亮如白昼的灯火下,尽情尽兴一起“踏歌”欢舞。
天空明明下着毛毛细雨,正在听交响乐的先生,却说:“真是个好天气,我们去烧烤吧!”我顿时无语,为了成为复古的宠儿,跟上传统的步履,不请自到的几个字“三从四德”,在头脑的上空,纠结萦绕后,直直的飞到心里。不过那天的烧烤,收获了一身浓浓的熏烟味,吃的烤肉里满是大自然的“回馈”——碳渣,而眉宇间也自然的留下了一副杰作,标准的黛青额眉(不过是让炭熏的)。
共有约 393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周一(4月7日)表示,已有近70个国家与美方接洽,盼就川普政府最新关税政策展开谈判。他透露,川普总统将亲自参与磋商,为美国争取最大谈判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