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分崩·经济败象

因商业应酬活动减少,连高端啤酒也卖不动了。这是中国消费下滑的另一个迹象,中国经济已陷入通货紧缩的漩涡很久了。
有消息称,北京正在考虑通过谈判限制电动汽车和电池产品的出口,换取在美国本土投资这些领域的机会,就像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一样。
3月20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2月份的失业率数据,16至24岁城镇非在校生的失业率达到16.9%,比1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涨。此外,25至29岁人群的失业率也上升至7.3%。这一系列数据引发了外界对官方统计的质疑,特别是数据可能未能真实反映中国年轻人就业困境。有香港学者评估中国高校生就业率平均或低至30%。
在美中贸易战阴霾笼罩下,中共总理李强近日在福建开外贸企业座谈会,承认“外贸形势复杂严峻”,要求“稳外贸”。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不时有外贸厂家吐露苦况。专家认为,美中角力背景下,中共的“稳外贸”不会有什么效果。
3月20日,有关“985研究生退学摆摊卖小吃” 的话题登上热搜。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退学摆摊卖土豆泥,在网上引发争议。
中国大陆餐饮业价格竞争激烈,菜单不断变化,以吸引顾客,许多餐馆都在为生存而挣扎,餐馆倒闭潮频现。
近日,四川广安一高层小区居民发视频称,他们小区物业撤场,小区的垃圾转运困难、电梯停运,上下班要爬近30层楼。
周四(3月20日),香港亿万富豪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发布2024年财报。该财报显示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明显加剧,全球商业环境受到沉重压力。长和公布的2024年利润低于预期。
深圳业主卖房巨亏 流泪称多年打拼化为泡影
为吸引外商投资,中共当局近日宣布开放部分经济政策,还将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发展高层论坛年会”。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共党魁习近平可能将会见与会的外国企业首席执行官。不过,有经济学者认为,中共很难扭转目前外资断崖式衰退的趋势。
近年中国五星级酒店业陷入困境,许多知名大酒店悄然倒闭、转手,有些贱卖也没人要,荒废多年。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大酒店的倒闭潮,与中国房地产衰败息息相关。迹象显示,中国经济不好,高端酒店的客户也消失了。
中国内需不振,个人消费贷持续内卷,产品利率再刷新低。今年开年以来,主流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利率已先后跌破“2.6”和“2.5”两个关口。尽管金融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刺激消费,但居民消费意愿和信心仍未恢复。
去年以来,中国大陆药店出现了倒闭潮,平均每天有上百家药店关门。业界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医保没钱了,客户减少了,加上中共当局的各种罚款让药店开不下去了。
深陷巨额亏损泥潭的永辉超市,在连续多年业绩下滑后,3月17日下午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宣布计划削减门店250~350家。
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丁学良,近日在港媒撰文称,中国大陆高校生失业大军或接近3,000万。就业率肯定达不到官方说的56%,平均或低至30%。他还揭出一些就业率造假的内情。
中共在多次会议上强调房地产市场要“止跌回稳”,但中共国家统计局周一(3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房地产市场指标延续了2024年的下降趋势,止跌回稳落空。此外,房地产开发商融创中国周一称,2024年预计亏损255亿(人民币,下同)到260亿。 
乌军被困 川普吁放过 普京回应“投降”;中国白领偷将工作外包 市场畸形还是生存无奈?;传中共军队再被整肃 军委高层被抓?《佳音时刻》
中共高调宣布30项提振消费的专项行动方案,希望提振低迷的民间消费情绪和信心,但外国经济学家却表示,北京在继续“误诊”,搞错了因果关系。
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不振。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下降3%,二手房价格同比下降4.9%;二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下降4.7%,二手房价格同比下降7.4%;三线城市降幅更大。
中共当局昨天(16日)抛出一个涉及30项内容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专家认为是过往单个部门政策的“大杂烩”,并无新意,仅有短期刺激作用,效果有限。
中国经济持续不振下,2月失业率达5.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创两年来最高。
茑屋天津仁恒伊势丹店将于3月31日正式闭店,这已是最近一年内,茑屋书店在中国大陆关闭的第三家店。
2025年头二个月,中国大陆法拍房数量激增,但成交率极低。随着房地产暴雷,经济下滑,到处都是腰斩的房价,断了供的房子,还有人们讲述著身边悲惨的故事。
贸易战阴霾笼罩下,外资持续撤离中国。中共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实际使用外资(FDI)同比下降20.4%。
疫情后中国经济低迷,内需不振,继消费降级以后,极致低消费开始流行。由于降薪和内卷,人们物欲降低,中国人开始比穷,甚至中共“二会”的保安伙食也被克扣。
华尔街投行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经济二季度将跌穿4%。中共设定2025年GDP增速5%,但前两月进出口和社融数据均出现下滑,政策层面对消费支持力度明显不足。有经济学家分析指出,经济增长5%的目标只是一厢情愿,难以实现。
美国学者指出,对苦于维持生计的中国百姓而言,中共两会上提出的经济计划不可能解决民生问题。
中共全国“两会”昨天(11日)结束,但并未通过倍受关注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被指罕见。专家指这表明中共“两会”上对此法案的分歧极大,核心的障碍应是利益分歧,而保护民企权益与党管企业冲突,甚至与共产党意识形态也是冲突的。
中国经济持续衰退,中共强化对负面经济信息的管控。近日当局推出新规,对于金融从业者进行严格管控,将禁止“炫富”增设为券商扣分指标之一。该消息引发关注,有网民表示,“他们不去根本上解决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而是叫他们富了不要告诉你们,这样你们就不会羡慕嫉妒恨。”
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萎靡,2025年走向倍受关注。今年中共两会期间,大陆房地产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有业主表示,房价腰斩仍难脱手,生活举步维艰,一提房子、工作就失眠。
共有约 11980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从本周六开始,从世界各地进口到美国的大多数商品都将面临至少10%的基准关税。分析师周四(4月3日)表示,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对世界各国征收一系列大规模关税的举措,可能会彻底改变全球贸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