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倒闭潮

统计显示,36家与高铁相关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合计达2,491亿元(主要应收账款来自铁道部),较2010年底增加了641亿元。
(大纪元记者韩山综合报导)去年才首度超越美国跃居全球风电总发电装置量最大市场的中国大陆,今年新增风力发电装置量预估将缩减20%。2007-2010年大陆风力发电装置量每年呈现倍增的火红走势告终,业界预估中国百家争鸣的风电业,最终将剩十余家左右。一名欧洲风电高层更称,中国风电业将“血流成河”。
浙江温州的中小企业因为民间借贷危机而出现倒闭潮,这股倒闭潮已蔓延到了珠江三角洲,有不少工厂近在几个月来相继倒闭,不少企业正陷入困难。
中国大陆珠江三角洲不少工厂近几个月来相继倒闭,情况虽然没有温州市那么严重,但不少企业正陷入困难。
(大纪元记者韩山综述)中国城市的部分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近日不仅没有“打折”,还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30%不等,部分城市甚至有上浮50%的银行。
自中国大陆调控楼市以来,深圳楼市成交惨淡,在房地产公司苦苦支撑的同时,大量地产中介已经先行倒闭。大型地产中介公司中原地产披露,深圳年内已经关门的地产中介店铺高达3,000家。
(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全民放贷”的鄂尔多斯,再发10亿元高利贷大案。涉及债权者或超过500人。媒体称,风暴边缘的鄂尔多斯房地产早已显现泡沫,陷入滞销状态。而其房地产开发资金超8成来自民间。鄂尔多斯正陷入地产借贷恐慌。
今年2月,北京市颁布楼市限购令;8月底北京发改委又下发了住宅买卖经纪服务收费下调的通知,在这双重压力下,北京700多家二手房中介门店生存维艰,被迫关闭,二手房中介出现关门潮。
自温州老板“跑路事件”爆发以来,资金链断裂的共振效应开始在中国大陆多个民间金融繁荣区蔓延开来。据调查,除温州外,鄂尔多斯、神木等地也发生了频繁的老板“跑路”事件,深圳、广州、青岛等热点地区也偶有发生,并已处于风雨欲来的前夜。这一刚刚被开启的“跑路”事件能否被成功化解?中国的经济还有救吗?已经成为学者及大陆民众关注的焦点。
(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厕所上吊自杀。由于信贷紧缩及高利贷等原因导致当地出现大量房地产企业倒闭。数年来鄂尔多斯房地产市场火爆的同时,民间借贷亦近乎疯狂。
10月12日,中共国务院公布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的系列措施,紧急应对目前像温州中小企业陷入严重信贷危机,导致企业大规模倒闭和企业主纷纷逃离的现状。然而经济学家和宪政专家对此并不看好,认为是空炮,可信度不高。专制下一切都是畸形发展,任何政策都无法真正实施。透视温州事件,从宏观上来看,没有所谓的“中国模式”或者“北京共识”。大陆唯有重起炉灶,解...
浙江官方关于企业主逃逸的调研报告显示,受宏观调控、资金链断裂等影响,今年1-9月浙江共发生228起企业主逃逸事件,为近年同比最高,其中不乏员工数千人的企业。这些企业共拖欠14644名员工7593万元薪酬,欠薪人数和欠薪数额均为历史之最。
民间资本最活跃的中国大陆温州,9月来不断出现暴力讨债、企业老板出走和自杀事件。企业主逃跑欠下的债务动辄数千万、上亿元,牵连所及,供应商、上下游都会被累得陷入绝地,此起彼伏的骚动惊心动魄。
(大纪元记者李晓宇综合报导)温州老板"跑路"风波愈演愈烈,据统计目前已有90多家企业老板欠债逃跑、涉及资金近200亿元人民币。温家宝近日率领大批财金高官赴温州考察,与当地中小企业家座谈。知名经济学者、曾领导起草中国《破产法》的北京思源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曹思源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私营对中国经济健康不可或缺,是中国经济的真正命脉,政府应该扶持。
在浙江温州因资金链断裂,企业大量倒闭、老板纷纷“跑路”之际,中共总理温家宝来到温州考察,要求当地稳定当前的经济局面、妥善处理资金链断裂问题。有专家认为,温州的民间高利贷、风靡全国的温州炒房团、以及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早已存在,几年前就被多次地警告。温家宝的这次温州救市,如同“马后炮”,已经毫无疑义。
因高利贷及投资失利而出逃的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即将从美国回大陆处理20多亿元人民币的债务。据悉,温州政府和商会已同意出面协调,温州多家眼镜企业将联合并购以及重组信泰集团。
(大纪元记者张东光编译报导)自去年起,中国通膨情势恶化,当局不断升息因应,导致全国紧缩信用,部分广东、浙江等沿岸的中小制造业纷纷倒闭。在这个诡谲的气氛下,以温州为首的民间借贷担保业兴起,他们向中小企业收取年率最高15%的利息,同时额外加收贷款额度1~10%的担保费用。
随着中国大陆持续收紧银根,大陆楼市成交量不断下跌,房地产企业负债不断上升,资金链也开始绷紧,106家上市公司房地产企业背负的债务已经超过万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房市调控政策持续执行下去,中小房企由于没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年底二、三线城市出现“破产潮”将在所难免。
(大纪元记者高紫檀报导)近几个月来,温州老板跑路现象严重,引起公众关注。日前,网络出现一张《温州老板跑路清单》(简称《清单》),收集了近月来众多的“跑路”温州老板情况。从清单上看,半年来多达数十老板“跑路”,近期最多一天跑9个。然而这并不是“跑路”高峰,浙江省中小企业局领导认为,最难的是过年前,现在仅仅是前奏。
(大纪元记者高紫檀报导)近日,温州最大眼镜企业信泰公司董事长胡福林欠债20多亿跑路,或许已经引发温州眼镜行业连锁危机。有报导显示,多家眼镜行业供应商出现停工,信泰贷款互保企业发生现金流困难,未来或牵连上百家企业。
(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9月19日,新华网下属的《经济参考报》报导称,南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已传导至北方,吉林十几万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普遍遭遇“三荒”面临倒闭。而接受大纪元采访的东北中小企业主披露,“改制上市”是导致企业破产的主因,是人治的结果,党媒报导是混淆视听。吉林官方称党媒“推测,非现实。”
东莞台商、浙江企业不少厂商近日纷纷歇业,媒体关注大陆中小企业倒闭频传的现象。中国知名经济学家何清涟认为,中共十八大权力交接时即将出台的新政,以及民怨四起的高通货膨胀是否获得抑制,将是未来影响企业经营的两大指标。
(大纪元记者高紫檀报导)近日,多家东莞中小企业倒闭引发社会对珠三角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关注。当地老板认为,税收高、工资上涨、原材料上涨、竞争激烈等都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但最大的困难是贷款太难。
近期随着纺织企业“定佳”和资深玩具企业“素艺”的突然倒闭,东莞企业界再遇制造业寒流,企业倒闭,老板“走佬”,工人追讨发薪事件。有珠三角代工企业的老板表示,目前仅仅是开始,情况比08年更恶劣。
(大纪元记者李晓宇综合报导)去年以来中国央行8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使得贷款融资日趋困难,习惯了宽松货币政策的中国中小民营企业越来越“玩不转”。加上劳动力成本提高、欧美市场萎缩等因素的多重影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有官员和商家表示,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的境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还要难。
(大纪元综合报导)Market News International(简称MNI)通讯社的中国商业景气状况调查初值显示,5月份中国商业景气度下降。在欧美市场需求下降,生产成本快速上涨的双 重挤压下,广东珠三角中小型加工制造厂的冬天已不期而至,大片服装和鞋类工厂处半停业状态,少数工厂更现倒闭。
目前,一股中小民企倒闭潮正在蔓延,并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经营成本上涨,民企利润被削弱,民间工厂已普遍处于半开工亏损状态。有官媒评论说,是因为工资和汇率上涨,以及最严重的原材料上涨因素所引发。而经济学家綦彦臣指出,主要问题是税收太高所致。
网络购物的风糜,不仅打破大陆民众传统的购物方式,更迅速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体的“网购”发展到组团,团购网站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密集出现。对于团购卖家愈来愈多,业内人士预测,团购网站将迎来倒闭并购潮。
(大纪元综合报导)广东省尝试新立法,却引来港商历来最大规模的反对浪潮。广东当局近期为缓解社会矛盾拟通过新的劳工法例,包括增加员工的工资谈判权、让工人进入董事局参与企业的管理等。有港商指出:“广东若果通过立法,等于逼死香港中小企。”
大陆今年以来的楼市调控使得一线城市的地产中介洗牌加剧,继此前发生的小中介倒闭潮后,中介倒闭潮已经延伸至一些地区的较大的中介,地产中介洗牌正在加剧;一些中介龙头企业也重新制定战略,转往二线城市发展。
共有约 61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从4月11日起,美国政府对计划在美国逗留超过30天的外籍旅客实施入境新规定。加拿大政府已针对此发布旅行建议,提醒国民遵守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