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7+1多少钱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谢田

(新纪元周刊349期,作者谢田)在红朝“以房养老”的忽悠声中,虽然人们多不买账,也不相信,不过还是有许多国人寄望于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会继续增长,房子以后会越来越值钱。但如果人们听一听、看一看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人们的想法可能就不太会一样了。
(新纪元周刊348期,作者谢田)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标志——“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已进入最后冲刺。今年7月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新加坡时,就声称要在年内完成TPP的谈判。与此同时,“跨大西洋贸易及投资伙伴关系”(TTIP)也在欧美间闪亮登场。两个协议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已经把全世界最主要的经济体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联系、组合起来了,它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
(新纪元周刊347期,作者谢田)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鲍尔森(Henry“Hank”M.Paulson Jr.)近日在纽时撰写评论,称中国经济“回到正轨上来了”(Back on Track)。真是这样吗?首先,鲍尔森是前任美国财政部长,跟中共领导人交往密切;其次,鲍尔森以前的公司和他现在的咨询公司,或在中国有巨额投资,或与中国政经高层有紧密的联系。所以,人们对...
(新纪元周刊346期,作者谢田)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最近指出,中国当局可能会容忍明年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出现违约,以在举债激增之际“加强市场纪律”。中共可能容忍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宣告破产?这是个会让许多人意动、心动、甚至心内震颤的问题。在红朝60年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承认自己的“人民政府”、“党和政府”会有破产这样的事;最不济的时候...
(新纪元周刊345期,作者谢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在做了两任后,看来奥巴马希望在总统任期的最后两年,由另一人为美国的货币政策把关。实际上,从伯南克2006年2月被共和党的前总统小布什任命,担任14年任期的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的成员、以及一个四...
中国大陆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未富先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据说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从2012年的1.9亿增到2.4亿,而到2025年将突破3亿,相当于今天美国的人口。而在中国国有银行大闹钱荒、银行房地产信贷过度、银行坏帐和企业三角债再度兴起之际,中共所谓的“以房养老”的试点方案即将明年出台。关于这个方案的风声一放出,就立即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反弹。
中国政府最近启动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配套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自由兑换。如果说,中共以前的经济改革,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话,那这次的试点,则可以说是“摸着石头下海”了。人民币在上海试水能成功吗?那要看中南海在这条路上究竟敢走多远。
(新纪元周刊340期,作者谢田)中国经济的衰退、钱荒和通胀,已造就了十足的滞涨,经济的颓势也变成了压在全体国人心上的石头。在当局是否刺激投资、是否放松银根、是否再发货币之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之际,中国大陆网上有位“武汉超级玩家”提出了一个问题,问中国会不会为了维稳、再次劫富济贫?这位超级玩家说,中国的劫富济贫,在他爷爷那辈就发生过了,他爷爷那时是地主,半个县...
(新纪元周刊339期,作者谢田)与业界朋友闲聊,谈及中国的钱荒、房地产泡沫、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和天量的地方债,有人说起这些问题中,哪个会最先出问题,哪个最可能让人措手不及,以及哪一个会是最致命的等一堆话题。尤其是,当中国银监会的主席说,中国地方债和影子银行的风险“都可控”,就更令人感到狐疑。因为,人们已经从历史中学到了教训,就是中共领导人的话,不但是完...
(新纪元周刊338期,作者谢田)近来有两件与中国大陆有关的事,都触及中国社会最基本的要素。一是中国大陆的朋友告诉的,另一则是中国大陆一个专栏作家披露的。两件事一件发生在中国,一件发生在美国;一个涉及中国政府,一个涉及美国政府。而就在这两件事发生的同时,世界银行又给中国政府提出了几项有趣的“建议”,给如今缤纷、混乱、迷茫的世界,平添几分滑稽和幽默的色彩。
新纪元前夜欧洲行:食在巴黎 (第337期2013/08/01)
中国的钱荒还没解决,鬼城又再度遍地开花。有人自然会问,钱荒之际,钱都跑到哪去了?鬼城增加,也有人怀疑,为何光天化日之下“鬼”会越来越多,应该邪不压正才对,阴气怎么会那么重?鬼城和钱荒,都和钱财有关,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二者的关系梳理清楚了,鬼城和钱荒的根源,及其未来趋势,也会变得明朗。
中共总理李克强在最近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称当前中国的经济和金融面临严峻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使他“透不过气来”。李还明确指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从李克强的问题中,人们不难分析判断出,中共的总理已经自己承认了,中共本身就是造成中国社会动乱和金融震荡的一颗定时炸弹。
(新纪元周刊334期,作者谢田)中国近来的“钱荒”,还没怎么经历过“逃荒”、没有度过“荒年”呢,有好事者,就试图化腐朽为神奇,寄希望于这个钱荒的危机,会成为一个转机,会带来“逼使”中国走向金融改革、经济改革、甚至政治改革的契机。钱荒能否“逼”出中国的政经改革,不只是钱荒未来影响的问题,还涉及到钱荒的根源以及中国经济和中国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解决这...
美国佛州医疗器械公司(Specialty Medical Supplies)总裁斯塔恩兹(Chip Starnes)被一百多名中国工人扣押6天,后来不得不缴付“赎金”、离开中国一案,虽然暂告一段落,但它的深远影响,还没有显现出来。斯塔恩兹在他的北京工厂的铁栏杆内愁眉苦脸、无可奈何、失去自由的那一幕,已经深深印刻在所有在中国投资、经商、或准备去中国投资的外国人...
当年读MBA时上“公司财务”这门课,带英国口音的金融教授曾打趣的跟我们说,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了,以后贷款买房子的时候,你们该拿出工商管理硕士的样子,应该更神气、更跩一些,可以要求用LIBOR做基准跟银行谈判房贷利率,而不用土里土气的“Prime rate”(最优惠利率)。后来在买房子的时候,还真的试探的问了一下LIBO...
(新纪元周刊320期,作者谢田)英国逗留期间,与伦敦的朋友会面,告诉他们住在肯星顿区(Kensington Forum),他们接我去玛丽王后大学演讲和培训。接的朋友说,这里是伦敦西南,很贵的地方。我说我不知道,旅馆是别的老师订的,团体价格好像不算太坏。旅馆周围的住房,那些排屋,也就是纽约、费城中等价位的Townhouse模样。朋友说,这些房子的价钱,动辄百万...
(新纪元周刊329期,作者谢田)与在英国结识的新朋友、管理咨询公司的合伙人戈登‧哈维(Gordon Hardwick)和格林威治大学的彼得‧伏拉帱(Peter Vlachos)教授酒馆谈天之际,问他们和英国的国民们怎么看待英国的皇室。因为英国是代议制民主、议会民主的发源地,但至今仍然保留着欧洲乃至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皇室,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那些不绝于耳、呼吁废...
(新纪元周刊328期,作者谢田)离上次来到伦敦希思罗(Heathrow)机场,转眼已经好几年了。那年,还是在去慕尼黑之后回美国的路上,在希思罗转机。转机时,还有些充裕的时间,就在希思罗里转了几转。当时在希思罗最惬意的,是在每餐吃德国的香肠、面包和奶酪,胃口开始有些抗议之后,终于吃到了美国风格、大盘的烤鸡肉沙拉。许许多多的绿叶蔬菜下肚,才觉得离自然近了一些。从...
(新纪元周刊327期,作者谢田)中国国资委的专家说国企都不是垄断企业,人们很难理解他的逻辑在哪儿,因为他们自己也承认他们使用行政垄断,中国也有自然垄断。他们说某些企业有多元化、同时拥有多种业务、还有副业,因此就不是垄断,这也完全不符合逻辑。同时经营不同的业务,但是它在某项业务上有这个垄断的权利、垄断的力量,它就是垄断。行政垄断、行业垄断都是垄断,因为实质上它...
中国的央企算不算垄断型企业,近来居然成为一个需要辩解的话题,也真是世界奇谈。中国国资委的专家说,任何一家央企“都不是垄断企业”,听的让人不仅瞠目结舌,不知道这些人与我们是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之上。或者,虽然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内,但由于专制的间隔和封闭,我们可能真的活在两个世界之中。说不定真是这样的,看看朝鲜政府和民间的滑稽作为,人们是不得不常常自问...
(新纪元周刊325期,作者谢田)哈佛大学一位经济学教授给欧元区国家法国开了一个提高竞争力的处方,引起许多讨论。法国据说已经根据这个处方进行了税制改革,力图走出经济衰退。这个处方会不会对恢复法国和欧盟经济真正有所助益呢?同样的药方,是否对中国经济也有某些借鉴意义呢?
(新纪元周刊324期,作者谢田)前些天在电视上看到,现任和仍然在世的前任美国总统们聚集在德州达拉斯,在南方卫理公会(Southern Methodist)大学参加第43任总统小布什的总统图书馆和纪念中心的揭幕式。上次所有在世的总统和前总统聚在一起,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每位美国总统离职后,都会建一个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图书馆暨纪念馆。这个把...
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目前据说已经达到15~18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地方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与银行资金池或信托资金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有些分析家认为,市场极为担忧的地方债务风险,正在向普通民众转移。其实这种转移,并不是什么现在才出现的、令人担忧的现象,而是地方债必然的出路;也是在中共治下的专制社会里,中国人必然要承受的恶果。
上星期跟“希望之声”的一个记者闲谈,她说拙文〈中国GDP为何一半不知去向〉被转载了很多,被网友贴到国内论坛上去了。问她看没看到什么反馈,尤其是反对的见解,她说没太留意。末了她突然说,中共官方出台了什么东西,好像中科院发表了一个报告,说这些“不知去向”的中国GDP被找到了,是被“跨国资本家”给拿走了。中科院怎么会发表关于中国经济的报告呢?我说是社科院吧?但她...
GDP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落下帷幕。中国官方媒体宣传说,五大国际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官员在帮北京出谋划策,“支招中国经济”云云,让红朝统治集团的国际虚荣心,及其迎合人们喜欢大帮哄、凑热闹的心理,和拉大旗做虎皮、欺骗国人的心态暴露无遗。
(新纪元周刊320期,作者谢田)中国大陆的一个朋友最近告诉说,他刚刚去银行换兑美元,结果连1000美元也要预约了!朋友惊呼“天啊!”的时候,正是金砖五国在德班探讨成立共同银行的时刻。
今年暑期,要带一组近20个学生去欧洲旅行,作为他们暑期“国外留学”(Study Abroad)项目的一部分。美国大学生的“留学国外”(Study Abroad)和中国人的留学概念还有些不同,通常短期学习的也都算,不一定是国人概念中的长期留学。暑期的所谓“留学”,也只有两个星期而已。今年我们会去英国和法国,在伦敦和巴黎待上一待,参观诸如欧洲的经合组织、高等院校...
中国网路上有财经评论家撰文,质疑为什么中国GDP的几乎一半不知去向。这个分析说,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从1991年的15%降低到2005年的11%;而发达国家民众的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一般在50~65%之间,加上政府财政收入占40%左右,两者相加差不多是100%,是块完整的蛋糕。这个论述基本上是准确的,比方说美国,2010年美国...
GDP
香港政府实施新修订的《进出口规例》,对离境人士所携带的出境奶粉数量进行限制,每人不能超过两罐;而且,携奶粉出境的人,也只限于年满16岁以上的,违反者可罚款50万元甚至监禁两年。这个前所未有、令人震惊的举动,是对香港在世界上得以立足的、自由市场和自由企业精神的摧残;也意味着在北方的阴影之下,香港离真正的、曾经可以引以为荣的自由港的地位,正渐行渐远。
共有约 520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预计将于周四(3月20日)签署一项行政命令,推动解散美国教育部,迈出兑现竞选承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