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机选- 线上博彩全攻略
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文化博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中国武术
武术漫谈
武术概论
武德武规
基本套路
武术名家
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中国宫殿陵寝
传统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国园林名筑
中国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国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风水测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纪元首页
副刊
节气与生活
【节气典故】惊蛰时节 春雷始鸣万物复苏
“春分”养生开运的宜忌 你要知道的九要点
节气与生活
【文史】大暑溽暑清补养生 大雨时行惊洪灾
大暑,年中最热的时节登场了,大暑也是夏季最后的一个节气。中国古人在大暑节气中早有排除湿热“清补”的养生之道,同时也掌握了大暑前后的三伏天期间“冬病夏治”的调虚补强的时机。大暑前后中国大陆频频发生超历史纪录的水灾,警示人必须重视人与环境间的因果循环…
三伏天
二十四节气
冬病夏治
大暑
养生
2016年7月22日 8:58 PM
小暑一日热三分 民俗谚语古智慧亮起来
小暑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用以表示年中天气变化的一个节气名称,在每年的7月7日或其后一日,当天空中太阳位置落在黄经105度时。古人有谚语“小暑一日热三分”。中国人对各节气现象和物候的观察早于先秦时代,并由此建立起生活与耕作的规律,是从大自然的体察中所开启的智慧,《礼记.月令》多有记载。“不违时”顺天而作,少力而多获。
二十四节气
小暑
月令
谚语
顺天时
2016年7月7日 6:00 AM
今日一阴生 夏至节俗与自然节气
中国人很早就有夏至节俗,夏至的至有三义,夏至这节气在中国起源甚早,周朝天子已经在夏至祭地,〈夏至九九歌〉描写夏天的气候与景象演变。夏至,今日一阴生。天地运行带来了季节的循环变化,夏至天地阳消阴长步入转折起点。 夏至,中国人讲“天人合一”,表现在节俗生活、自然和民谚中。
二十四节气
夏至
夏至九九歌
节俗
2016年6月21日 11:45 PM
欧洲迎接仲夏节 巨石阵守候夏至之光
欧洲各国普遍有过仲夏节的习俗,尤其在北欧的瑞典特别重视,重要性和过年、圣诞节不相上下。仲夏节和中国的夏至是一致的概念。“仲夏柱”、篝火和魔力花草药是欧洲国家过仲夏节时很普遍的象征物,有些国家的仲夏节也是女子的祈婚祭的重要日子,女子想梦见未来的伴侣。英国的巨石阵则是迎接夏至之光的谜样古迹,也是今人的观光胜地。
仲夏柱
仲夏节
夏至
巨石阵
欧洲习俗
瑞典仲夏节
篝火
2016年6月21日 10:40 PM
端午节唐太宗赠飞白扇 庶动清风增美德
中国古代宫廷怎样过端午节?唐太宗御笔亲书“飞白扇”赠予功臣司徒长孙无忌及吏部尚书杨师道,“庶动清风,以增美德”。在庆祝端午的宫中行事中,皇帝在端午日多会以“服玩相贺”,以随身使用或游艺的小东西赏赐臣下。这个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了民间也影响了近邻的韩国。
唐太宗
端午节
赠扇
避瘟扇
飞白扇
2016年6月9日 5:49 AM
古风端午
古人的端午节,天光未亮,一行行的药翁已在绿茸茸的山上采药,衣角早被露水打湿。宋吴自牧《梦梁录》: “此日采百草或修制药品,以为避瘟疫等用,藏之果有灵验”。百药中尤以端午的艾蒿药效最佳。不只是药翁,寻常百姓也要起早采药“三年之病,求七年之艾。”“采药复采药,采采西复东。麻长村径狭,曲折随儿童。采采及墟墓,偶与前林通。前林树木嘉,就荫当清风。村人竞采药,怡情聊与同。盘桓不能归,永日以从容”。
天中五瑞
端午节
艾草
菖蒲
2016年6月9日 4:29 AM
港台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的端午节
端午节当日在香港是公共假期。每年端午节,港人都会举行龙舟竞渡、使用龙舟进行祭祀仪式、游龙舟水以及吃粽子等,而于每次的龙舟赛前均会举行“放纸龙”等仪式。不少港人利用龙舟祭祀还神。 日本 日本的端午节固定于每年阳历的5月5日,在日语中“菖蒲...
端午节
2016年6月8日 10:33 PM
端午节菖蒲汤沐浴 从中国古代传日韩
古来神传文化世世代代的增益使得端午节俗非常丰富。在中华文化中端午节是三大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不仅在华人圈,包含韩国、日本等等早年受到中华文化浸润之国都有端午节庆的习俗。中国古传“菖蒲汤”驱瘟辟邪成了东亚文化圈的特色。
传统民俗节日
日本菖蒲汤节
端午节
菖蒲汤
韩国
2016年6月7日 8:22 AM
端午节午时水奇效 剑井忠魂传奇
每年一到黄历的五月午日,即端午节,这一天的正午十二时,汲取的水就是“午时水”。关于“午时水”,古来就有神奇的传说。传说中的午时水又以井水最佳。“午时水”是至阳之水,能锋利铁刀铁具、禳解阴毒之气。台湾“剑井”是午时水传说的代表,一尺许的井深,涌泉三百多年汨汨不断。
丙午镜
剑井
午时水
打铁铺
月津
桥南老街
端午节
郑成功
2016年6月3日 5:48 PM
千岁牡丹在中国的传奇 从唐说到今
千岁牡丹花王之王在哪里能见?中国湖南松柏村百千岁的牡丹花王被老牛吃掉了?牡丹花好像是大唐花国中异军突起的花王,唐人赞颂花王国色、天香,开元以后,京邑间传唱牡丹花诗,公卿多吟赏,宫廷中侍女以头戴牡丹为美。随着大唐文化流传到日本,今天日本文化中也很珍爱牡丹。回头看,千岁牡丹在中国,老牛不识王花主,奇中一叹!
千岁牡丹
唐朝文化
国色天香
牡丹
花王
2016年4月24日 9:16 AM
【浮生漫记】忆清明
一个暮春的三月,孔子使弟子言志,大家高谈治国之理,唯有曾点,栩栩然说道:“此暮春之时,春服既成,与冠者、童子们,一起浴于沂水,风乎舞雩,歌咏而归。”曾点的这番话,也真如彼时之节气——气清而景明,难怪夫子要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扫墓
清明
蹴鞠
秋千
2016年4月4日 6:41 PM
清明上河盛世去 古人怎么过清明节?
清明节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祭祖自周朝开始,到唐朝成为官方节日,宋朝极盛,元朝多从本俗,明朝把清明列为“时享”,历经清朝、民国,一直到今日,一直保留着清明祭扫,怀远追祖的传统。
二十四节气
扫墓
清明节
祭祖
2016年4月3日 7:27 PM
清明节话茶 天地造蕴黄金芽
天地清明作物华 从冬入春,料峭春寒犹徘徊,入了清明节,天清地明洁净清朗,阳气日盛。天地间一年的流转,经过冬寒的澄净化朽,经过初春的沈静蕴蓄,清明节气就处在天地阴阳之气阳转盛、阴转衰的转捩点上。岁序入清明,万物呈现...
乾隆
仁民爱物
清明节
茶
黄金芽
2016年4月3日 6:04 AM
二月初二龙抬头 中和佳节感知春
中国人的年,从腊八就进门了,直到“二月二”才迈出“年”的门槛。“二月二”一般紧跟在惊蛰之后,从这天开始,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中和节
二月二
龙抬头
2016年3月10日 1:27 AM
沉静:天官赐福 金猴献桃
元宵节又叫灯节,也是道教称为天官赐福的上元节,敬神驱魔,祈求光明,保平安吉祥。猴年灯会自然以左执金箍棒、右托仙蟠桃、脚蹬斤斗云、身穿金铠甲的齐天大圣为主角,天下第一猴——孙悟空就是猴年的象征。孙悟空一路除妖降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并修成佛的故事,不仅妇孺皆知、耳熟能详,而且雅俗共赏、深入骨髓。孙悟空是超级国民英雄,是机智勇敢、乐观向上、富有正义感、神通广大的化身。
元宵节
猴年
金猴
2016年2月25日 3:11 AM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闹——一个字道出了元宵节的浪漫和诗情。今天,这个普通又特别的日子,从东方到西方,年节最后的高潮正次第展开。当美国天色既白的时候,中国的元宵节大戏刚帷幕初启,而新西兰的元宵灯笼节早已欢声入酣,中华民族的元宵节,遍闹在整个世界。
上元
元宵节
2016年2月23日 1:44 AM
吃汤圆闹元宵 流传的习俗有着美丽传说
“逛灯会,猜灯谜,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佳节阁家欢,大年小年全过了。”今天是元宵佳节,过了今天,一年一度的新年节庆活动就结束了。据史料记载,元宵节始于东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留下了不少传说和习俗。
元宵
新年
民俗
汤圆
习俗
2016年2月22日 11:41 AM
【浮生漫记】忆上元
元老写《东京梦华录》,追忆旧日繁华,个中滋味如我今日之怀乡。我之故乡乃五千年中国,而非今日之中共国。故而吾所追忆者,又非东京梦华可比,乃如卿云之烂,五色灿然,譬如此上元之夕,曩时花光灯影犹在目前,亦真亦幻……
上元
元宵节
2016年2月22日 3:31 AM
【文史】情人节去 元宵节又来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情人节是个美好的日子,西式情人节的浪漫刚刚淡去,中式情人节已翩翩而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可知辛弃疾描述的就是这个美好的日子——元宵节。
元宵节
情人节
灯节
2016年2月21日 4:45 AM
走亲访友互拜新年 传统礼数有讲究
从初一到初五,是人们走亲访友互拜新年的日子。作为华人,承传了几千年的拜年习俗礼仪和吉祥话,我们还知道多少?又遵从多少?猴年新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传统文化,也许有些您就用的上。
传统文化
新年
拜年
吉祥话
2016年2月11日 11:03 AM
沉静:年味 家乡味
年味就是家乡味,走到哪里,我都忘不了东北家乡菜,做来做去都是在寻找儿时记忆,怀念的还是妈妈的味道。
家乡味
年味
过年
2016年2月8日 1:37 AM
年来了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当红梅含苞,绿柳吐絮,年来了。
新年
过年
2016年2月7日 9:19 PM
猴年到品年味 跟着习俗过大年
“除夕夜,阖家团,欢欢喜喜过新年;盼风调,盼雨顺,平平安安度猴年。”今天是腊月二十九,除夕。世界各地的华人们都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中,与亲人一起熬夜守岁,迎接猴年的到来。那么,你知道中国新年的来历吗?那些过年的习俗和禁忌,你都知道多少?
中国新年
2016年2月7日 10:54 AM
立春在即新年伊始 大地解冻东风送暖
2月4日是中国的最重要的节气“立春”,标志着新的一年开始。2日,罗马教皇方济各向中国人民恭祝新年快乐!他在接受《亚洲时报》(Asian Times)采访时盛赞中国拥有“伟大智慧历史”,她“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部有着无穷智慧的伟大文化”。
2016年2月4日 10:56 AM
台过中秋节为月老祝寿 亲友团圆飘烤肉香
台湾9月26日至28日放3天连续假,其中27日是中秋节,28日是教师节。中华民国内政部选在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的日子,于台北霞海城隍庙共同为月老星君祝寿,一起为民众祈福,希望促成更多美好姻缘,夫妻亦能早早生女得子。中秋夜不巧适逢强台杜鹃将来袭,没有明月可赏,民众多和亲友们烤肉,以及吃月饼、柚子庆贺节日。
中秋节
团圆
教师节
烤肉
台风
2015年9月28日 7:16 AM
中秋玩月上高楼 回文诗古今寄情
中秋节是中华传统的重要习俗之一。周朝《大戴礼记.保傅》已经有“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记载,可见中国古来就有逢秋暮举行拜月祭神的敬天仪典....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回文诗
赏月
2015年9月27日 8:19 AM
中秋节阖家团圆吃月饼 祭月拜月又赏月
每年黄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 十五夜,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洁白如玉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中秋节
月饼
赏月
2015年9月27日 6:21 AM
中秋佳节话月饼 哪里的月饼最好吃
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华文化的传统风俗。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史书记载最早出现在唐朝,根据《洛中见闻》,唐僖宗曾在中秋节当日命令御膳房用红绫将饼赏赐给新科进士。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
中秋
月饼
2015年9月24日 10:50 PM
白露季节 秋燥少食“苦”多吃梨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今年9月8日6:59进入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为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之后,早晚温差大,要注意保暖。
二十四节气
养生
2015年9月8日 8:07 AM
七夕女子拜织女乞心灵手巧 求忠贞良伴
黄历七月初七就是七夕节 ,至今已有2千多年历史。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双七”“巧夕”“女节”“穿针节”等,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节
2015年8月20日 11:19 A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共有约 318 条记录
承天皇太后——萧绰
【岳飞传】收复建康 岳家军首次大捷
抗共“硬汉将军”张荫梧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